第74章 不想升官 (第3/3页)
他来时可是亲眼见到,还只是仓曹从事的孙乾正带着麾下属吏,在堆积如山的缴获前唱筹不绝、下笔如飞。
他若坐上了这位子,划水摸鱼自己心里过不去;但要认真干活,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别的不说,来这边已经好几个月了,张昀依旧难以适应东汉的“书籍”。光是看着竹简上那密密麻麻、如同虫爬一般的小字,他就脑仁生疼,更别提还要往上写了。
因此,对于这年月的案牍之务,他是真的敬谢不敏。毕竟他可不想落得个“食少而事繁,岂能久乎”的下场。
虽说他肚子里也有些针对上述问题的歪招,但刘备如今基业草创,注重规矩名分,此时弄些出格的花样,很容易招惹非议,反而不美。
刘备见他连连推拒,一时语塞,只得蹙眉道:“允昭,此战你确有定策之功。有功不赏,非明主之道!一旦如此行事,众人又该如何看我?而且传扬出去,岂非让天下人说我刘备赏罚不明?”
张昀闻言,立刻旧话重提:“主公明鉴!昀年少德薄,骤登高位,何以服众?更恐阻塞贤路!就说张子纲、陈季弼皆当世名士,岂能甘心屈居于一少年之下?”
刘备闻言有些无语,顿了顿说道:“他人暂且不论,子纲、季弼、公佑三人,皆是因你举荐而来!且你自入幕以来屡献奇策,彼等皆是了然于胸,岂会有不服之理?”
张昀表情十分诚恳:“案牍之事,非昀所长,恐误主公大事啊!”
刘备朗声道:“此有何难?你可自辟掾属,佐理庶务,岂能事事躬亲?”
张昀直接摊牌:“昀天性疏懒,不耐俗务!主公若执意要赏,便赐些金银财帛吧。”
刘备笑着说道:“广陵府库本就空虚,此战之后的大军犒赏、抚恤伤卒、赈济百姓,处处捉襟见肘!哪有余财赏你?”
张昀被逼的没办法了,便说道:“主公!昀如今年齿尚幼,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若终日困于案牍,劳心耗神,只恐有损寿数,难享天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