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后发制人 (第2/3页)
到了张昀口中所描述的场景:
自己率大军在外,却被人截断了后路;
家小陷于敌手,麾下兵无战心;
反身夺城却大败亏输,残兵败退海西孤城;
军中粮尽,人相食……
这骇人的景象,令刘备浑身一震,冷汗涔涔而下!
几欲脱口而出的反驳之词,全被堵在了喉咙里,只剩下了一句艰涩的低语:“此……非正道也。”
张昀见刘备神情动摇,知他已经陷入了天人交战,遂再添上了一把火:
“主公何言此非正道?我等并未主动构陷于人啊!”
“陶公让贤美意固然可感,然坦然受之,坐享其人基业,便全然合于正道乎?有谁真正问过陶氏公子的意见吗?”
“扶立陶氏公子继位,承其父业,昀此举丝毫不觉亏心!”
“我们应该给陶公子一个机会,或许陶公子上位后,能励精图治,保境安民……尚未可知也!”
“日后北境来犯之人若是曹操……毕竟都是曹家人,曹豹将军也未必就敌不过他曹孟德。届时我军于淮河一线,力拒袁术东进之师,保全徐州侧翼,岂不也是全了陶公一番知遇之情?”
张昀越说越顺溜:“如若事情当真发展到这个局面,就算主公您不取徐州,还可以南渡大江,去经略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嘛!”
“彼处沃野千里,足可为基业!届时我军首战,便是袁公路所控之丹阳、吴郡!”
“咱们去讨伐袁术,总不能再说是‘非正道’了吧?”
刘备面沉如水,还是没有说话。
张昀也没辙了,只能情词恳切地说道:“当此汉室倾颓之际,天下诸侯蝇营狗苟,各怀私欲!如主公这般胸怀社稷者,能有几人?大业维艰……”
“主公,这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啊!”
此后,书房内陷入长久的寂静。
张昀不再言语,只是静静注视着沉默的刘备。
不知过了多久,刘备终于还是长长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
“吾心已乱,殊无定计……此后该如何行事,尚需允昭为备参详周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