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84章 最长的河

第84章 最长的河

    第84章 最长的河 (第1/3页)

    刘备对张昀鼓捣的这个《刘使君劝兵令》大赞了一番后,当即便予以通过。

    他唤来麾下书佐,命其火速誊抄多份,送入关羽和赵云的军中。并传令即刻将此《劝兵令》,纳入到操演前的诵习环节中。

    同时还特别嘱咐,要给射阳的田豫和张飞那边也送去几份。

    张昀倒是不觉得区区一个《劝兵令》,就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不过潜移默化之下、积时累月之中,多少应该会有点效果。

    目送那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书佐领命离去,张昀转向刘备说道:

    “主公,您曾言孝起自平原之时便追随左右,至今已历数载。而目下广陵郡府职缺甚多,何不外放孝起为任,以展其才?”

    刘备轻叹道:“孝起与宪和情谊甚笃。宪和肩负使节,南北奔波,常欲携其同行。然孝起秉性忠纯刚直,犹显少锐,吾恐其于纵横捭阖间吃亏受损。”

    他微微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加之……我也习惯了孝起在近前辅佐,故迁延未授外职。”

    简雍如今乃是以从事中郎的职衔,总摄外交邦聘诸务,自然也有辟举掾属的权利。

    张昀恳切地说道:“主公既爱其才,嘉其品行,则更应使之早日历练于外!如此方能增长见识才干,他日也可托付更重之责!”

    刘备思索片刻,点头说道:“允昭此言……不无道理。我自当慎思之。”

    他们俩嘴里的“孝起”,就是成都武侯祠文臣廊中,塑像位列第八,与庞统、费祎等名臣同享祭祀的陈震、陈孝起。

    便如刚才张昀所说,这位陈孝起自少时便跟随刘备,一生以忠诚笃实、长于外交闻名。

    建安十四(209年)年刘备领荆州牧时,任命他为从事,督察诸郡事务;入蜀后,他历任汶山、犍为太守,在民族杂居的边郡治政有方;建兴三年(225年),他入朝任尚书,正式进入蜀汉中枢;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北伐时,他升任尚书令,成为了蜀汉的核心重臣。

    陈震最为人所熟知的经历,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