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扬州刺史 (第1/3页)
吕岱算是日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者之一。
他在交州刺史任上,巩固了东吴对南方的统治。
不但多次平定九真、南海等地的叛乱,并且还多次派遣中郎将康泰、宣化从事朱应出使“西南大海洲上”(今东南亚及南洋群岛)。
使得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堂明(今老挝)等国纷纷遣使向东吴朝贡,开启了中国与南海诸国的正式交往。
赤乌八年(245年),在陆逊去世后,吕岱升任上大将军,与诸葛恪分督武昌东西两部,成为东吴后期的军事核心。孙亮即位后,他以 93岁高龄晋升大司马,达到仕途巅峰。
吕岱一生廉洁自律,任交州刺史时,“历年不饷家,妻子饥乏”,孙权得知后还特赐钱米布绢以济其困。
不过他身上也不是没有争议。
吕岱在平定士徽叛乱时,虽以奇袭迅速取胜,但在士徽兄弟“肉袒牵羊”投降后,仍将其全部斩杀。
司马光曾斥其“滥刑邀功”。不过这一决策,也被不少人认为是巩固岭南新附之地的必要手段。
《三国志》中赞吕岱“忠武之节,于是益著”。
孙权誉其“功超廉颇”;陆机称其“器干任职”;张承比其如“周之召公”……三国时期“最长的河”,吕岱可谓当之无愧。
不过其一生功业,多是抚边靖乱、持重维稳,罕见摧城破敌的硬仗。因此他也完全不会认为自己只凭“时间长”就能当上“狗特”。
毕竟怎么可能会有人自封“历史最佳”啊?
张昀按下心思,正要与关、吕二人继续攀谈。
忽有仆役匆匆而至:“禀张从事!主公有命:贵客将至,请先生速至府门相迎!”
张昀问道:“可知来者何人?”
仆役答曰:“闻昨日拜帖,乃扬州刺史所呈,详情却是不知。”
扬州刺史?
哪个扬州刺史?
莫非是刘繇?
他怎么来广陵了?
带着心中的疑问,张昀快步走到府衙门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