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 章 诗文 (第1/3页)
舞蹈结束,丝竹声暂歇。宴会的氛围自然而然地转入下一个环节,这是官宦士绅宴会上约定俗成的流程,也是许多年轻人翘首以盼的时刻——各路颇有才名的举子、书生会纷纷起身,或吟诵自己的诗词新作,或展示书画才艺。
一来是为宴会助兴,附庸风雅;二来更是借此机会彰显自己的才华,希望能得到在座哪位高官显贵的青睐,博个前程,运气好些的,甚至可能引来某家千金的倾心,成就一段佳话。
起初,一切如常。几个衣着体面的年轻举子依次上前,或慷慨激昂,或婉约低回地朗诵着自己的诗作,无非是咏月、抒怀、颂太平之类,内容工整,却难出新意,博得一些礼节性的喝彩和宴会的彩头。
然而,总有人不愿走这寻常路。就在气氛趋于平和之际,一个坐在角落、面容俊朗、身着青色长衫的书生霍然起身。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走向场中,而是目光锐利,径直朝着肖尘所在的席位走来。
这一举动,让在座的不少官员瞬间变了脸色。有人认出了他——姬正兴,江南一带小有名气的才子,诗才敏捷是有的,但更出名的是他那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性子。
这位爷平日里就狂言不断,如今竟直接冲着那位煞星去了!
众人心中暗暗叫苦,只盼这狂生千万别口无遮拦,得罪了这位凶名在外的逍遥侯,那这好好的中秋宴可就真要平地起风波了。
可此刻,谁也不好出面强行阻拦。
那姬正兴倒也不是完全的愣头青,走到肖尘桌前约三步远处停下,规规矩矩地作了一个揖,礼节上挑不出错处。
然而他开口说出的话,却带着明显的火药味:“学生姬正兴,久闻逍遥侯大名。常听北地传言,说侯爷擅作边塞诗,气势雄浑,被誉为北地诗坛魁首,且曾言我南方诗词柔靡,不足为观。如今侯爷驾临江南,恰逢此中秋佳会,群贤毕至,何不趁此良机,赐教一二,也让我等南地学子开开眼界?”
肖尘闻言,脸上是一片真实的茫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