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凤凰展翅 > 10. 察言观色识内奸

10. 察言观色识内奸

    10. 察言观色识内奸 (第1/3页)

    秋阳透过天宁寺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时,赵玥正蹲在粮草堆前,亲手将糙米分装成小袋。粗布袋子摩擦着掌心,留下细密的纹路,鼻尖萦绕着新米的清香,却压不住她心头的警惕 —— 自上次揪出李三及其同党后,她总觉得义军里还藏着漏网之鱼,就像稻田里的稗草,看似不起眼,却会悄悄汲取养分,等时机成熟便会坏了整季收成。

    “殿下,这批粮草是昨天从无锡运来的,共三百石,够弟兄们吃半个月了。” 负责管粮的士兵老郑蹲在她身边,手里拿着账本,一笔一划地核对着数量。老郑是常州本地人,家里五口人都死在金兵屠刀下,说起金兵时,牙床都会咬得咯吱响,是义军里出了名的忠勇之士。

    赵玥点点头,将装满米的袋子递给旁边的士兵,目光却悄悄扫过在场帮忙的流民 —— 自从李三事件后,周峰便收紧了招募流民的规矩,凡来投军者,必由老士兵带着干三天杂活,观察其言行举止,再决定是否编入正式队伍。此刻在场的二十多个流民里,有个穿灰布短打的年轻汉子格外扎眼,他约莫二十出头,身材单薄,却总刻意挺直脊背,分发米袋时,手指会不自觉地在袋口摩挲,像是在估量重量,眼神还时不时瞟向粮草堆旁的兵器架。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赵玥走过去,故意将一袋米递到他面前,声音放得温和。她记得这人昨天登记时说叫 “王小二”,是溧水来的农户,家里人都被金兵杀了,可他说话时眼神闪烁,提到亲人时也没有半分悲戚,反而透着一股不自然的平静。

    王小二接过米袋,手顿了一下,才低声回道:“回…… 回姑娘,俺叫王小二,溧水人。” 他的口音带着刻意模仿的南方腔调,尾音却有些发飘,像是怕说快了露了破绽。赵玥注意到,他接过米袋时,手腕转动的角度很生硬,不像是常年干农活的人 —— 真正的农户递东西时,会习惯性用指腹发力,而他却用的是掌心,更像是…… 常年握刀的姿势。

    “溧水去年遭了水灾,今年又遇金兵,日子想必不好过吧?” 赵玥一边帮他把米袋搬到推车上,一边状似无意地闲聊。她曾听苏云说过,溧水去年夏天确实发过洪水,不少村庄被淹,农户们都会把粮食存放在高处的阁楼里,这是当地特有的习惯。

    王小二的眼神明显慌了一下,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车把手,支支吾吾地说:“是…… 是不好过,俺家的粮…… 粮食都被水泡了,只能逃出来。” 他说这话时,视线飘向远处的树林,根本不敢与赵玥对视。赵玥心中冷笑 —— 若是真的溧水农户,定会说 “粮食存阁楼没淹着,却被金兵抢了”,而他连当地存粮的习惯都不知道,显然是编造的身份。

    接下来的两天,赵玥故意把王小二安排在自己身边干活,一会儿让他去劈柴,一会儿让他去挑水,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她发现,王小二劈柴时,斧头落下的位置总是精准地避开木柴的纹理,更像是在练习劈砍的力度;挑水时,他会刻意绕远路经过寺后的练兵场,目光在士兵训练的阵型上停留许久,甚至还会用脚尖在地上比划着什么;最可疑的是,他每天傍晚都会借口去树林里方便,每次都要待上半个时辰才回来,回来时衣服上还会沾着些新鲜的泥土,像是在树林里挖过什么。

    赵玥决定设个局,试探王小二的真实身份。她找到周峰,把自己的怀疑说了一遍,周峰立刻皱起眉头:“殿下,你有把握吗?若是弄错了,怕是会寒了弟兄们的心。”

    “我有把握。” 赵玥的眼神坚定,“明天我们要给弟兄们分发过冬的棉衣,我会故意在棉衣里放些‘特殊’的东西,再安排人盯着王小二,看他会不会把消息传出去。”

    周峰点点头:“好,就按殿下说的办。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在树林里埋伏,只要他敢传递消息,就立刻把他拿下。”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赵玥就带着几个士兵,把过冬的棉衣搬到了打谷场。这些棉衣都是附近百姓送来的旧衣服,赵玥特意在几件棉衣的内衬里缝了小块的红布,还在红布上用针绣了简单的符号 —— 这些符号看起来像是随意绣的,实则是她和周峰约定的暗号,代表着 “三日后偷袭金兵粮道” 的计划。她故意把缝有红布的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