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山谷设伏备火攻 (第3/3页)
没事吧?”周峰走过来,递给她一块干净的布巾,“这里烟大,您还是先回崖顶吧。”
赵玥接过布巾,擦了擦脸上的灰尘,摇了摇头:“我没事。统计一下伤亡和缴获情况,受伤的弟兄要尽快送回营房救治,投降的金兵要分开关押,派专人看守。”
“是!”周峰立刻去安排。
赵玥走到一块被烧焦的滚石旁,看着上面的痕迹,心中满是感慨。这场火攻,虽然惨烈,却也彻底击溃了金兵的两千人马,不仅保卫了常州,更提振了江南一带抗金义士的士气。她想起昨夜陈烈说的话:“对付残暴的金兵,就要用他们能懂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大宋的百姓不是好欺负的。”
正想着,张顺和李二柱走了过来。张顺脸上带着烟灰,却难掩兴奋:“殿下,这次咱们缴获了五百多匹战马,一千多柄弯刀,还有不少粮草和金银,足够咱们护宋军用一阵子了!”
李二柱也笑着说道:“俘虏了八百多个金兵,其中还有十几个将领,这下咱们可赚大了!”
赵玥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弟兄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大家的辛苦准备,没有百姓们的支持,我们不可能打赢这场仗。”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谷底的战场,声音变得郑重:“但是,我们不能骄傲。金兵不会善罢甘休,肯定还会派更多的人来报复。我们要尽快清理战场,加强营房的防御,训练新加入的弟兄,为下一场战斗做好准备。”
“是!”张顺和李二柱齐声应道。
当天下午,护宋军的士兵们开始将战利品和俘虏运回营房。百姓们得知护宋军打赢了仗,纷纷走出家门,在道路两旁迎接他们。有的百姓拿着水果和点心,递给士兵们;有的百姓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还有的百姓放起了鞭炮,庆祝胜利。
小石头也在人群中,他看到赵玥,立刻跑了过来,兴奋地说道:“姐姐,我听说你们用大火把金兵烧得落花流水,太厉害了!”
赵玥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道:“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等你长大了,也要和我们一起,保护大宋的百姓。”
小石头用力点头:“我一定会的!”
当天晚上,护宋军的营房里摆起了庆功宴。士兵们和百姓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烤肉,喝着美酒,谈论着战斗的过程。王虎给大家讲述着如何假装溃败,引诱金兵进入山谷;张顺则分享着点燃火油时的紧张时刻;李二柱则描述着滚石砸向金兵时的壮观景象。
赵玥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她想起了父皇母后,想起了建康城的百姓,想起了那些为了抗击金兵而牺牲的弟兄们。她从怀中掏出父皇的玉佩,放在手心,轻声说道:“父皇,母后,我们又打赢了一场仗。女儿一定会带领护宋军,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把金兵赶出大宋,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陈烈从濠州赶回来时,庆功宴还没结束。他看到营房里热闹的景象,又听周峰讲述了火攻的过程,对赵玥更加敬佩:“殿下,您不仅有勇有谋,还能灵活运用战术,老臣自愧不如。有您这样的领袖,护宋军定能成为抗击金兵的中坚力量。”
赵玥笑着摇头:“将军过奖了。这都是大家的功劳,也是百姓们支持的结果。接下来,我们还要联合江南一带的其他义军,形成更大的抗金力量,为收复失地做准备。”
陈烈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殿下放心,老臣已经联络了苏州、湖州的义军首领,他们听说咱们的战绩后,都愿意与我们联合。过几日,他们就会派人来常州,商议联合抗金的事宜。”
赵玥心中一喜:“太好了!有了他们的加入,我们的力量会更加强大,离‘复宋雪耻’的目标也会更近一步。”
夜深人静时,赵玥坐在书桌前,打开锦盒,看着里面的遗诏、兵符和玉佩。她轻轻抚摸着这些信物,心中充满了坚定。她知道,未来的路依旧漫长,依旧充满了挑战,但只要护宋军的弟兄们团结一心,只要大宋的百姓还在支持他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抗金战争,就一定能实现“复宋雪耻”的目标,让大宋重新走向繁荣昌盛。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也洒在赵玥的身上。她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下“鹰嘴谷大捷”四个字,然后在下面画了一面小小的“护宋”旗——这是她对这场战斗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她相信,终有一天,这面旗帜会插遍大宋的每一寸土地,让金兵再也不敢踏入大宋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