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召集五首议联盟 (第2/3页)
服。”
赵玥笑着请他坐下:“陆首领过奖了。联盟的根基,在于信任。我把这些明细拿出来,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护宋军没有私心 —— 缴获的粮草、兵器,咱们按各支义军的人数分配;作战时,咱们按各支义军的特长安排任务,绝不让任何一支义军吃亏。”
陆明拿起账簿,仔细翻看着,当看到 “百姓捐赠明细” 一页时,他轻轻叹了口气:“赵首领不仅会打仗,更懂百姓。陆某在苏州时,也常听百姓说起护宋军如何保护百姓、如何公平买卖,都说护宋军是‘百姓的军队’。有这样的军队牵头成立联盟,陆某放心。”
众人坐定,赵玥走到堂中央,拿起地形图,指着上面的红点:“大家请看,咱们五支义军的驻地,分别在常州、宜兴、无锡、江阴、苏州,像五颗钉子,钉在江南的土地上。若是联合起来,就能形成一道从太湖到运河的防御线,金兵要想再往南推进,必须先突破咱们的防线。”
陈烈接着说道:“根据斥候队的侦查,金兵目前在江南有五万人,主要分布在常州、镇江、扬州一带。咱们五支义军加起来,有三千五百人,虽然兵力悬殊,但咱们熟悉地形,又有百姓支持,只要配合得当,完全能与金兵周旋。我建议,成立联盟后,设‘盟主’一人,负责统筹全局;设‘参军’两人,负责制定战术;设‘后勤官’一人,负责粮草、兵器的分配;设‘斥候统领’一人,负责情报收集。”
张毅补充道:“我觉得盟主之位,非赵首领莫属!护宋军不仅兵力最强,还打了多次胜仗,更得百姓信任。有赵首领坐镇,咱们联盟才能凝聚起来,真正形成战斗力。”
“没错!赵首领当盟主!” 陈奎和吴涛齐声附和。
陆明也点头道:“陆某也赞同。赵首领既有谋略,又有担当,是盟主的不二人选。”
赵玥心中一暖,却还是拱手道:“各位首领的信任,赵某感激不尽。但盟主之位责任重大,赵某年轻,怕担不起这份重任。不如咱们先推选陈烈将军为‘参军’,负责制定战术;陆明首领学识渊博,负责情报整理;张毅首领、陈奎首领、吴涛首领分别负责各自驻地的防御,咱们遇事共同商议,等将来联盟壮大了,再正式推选盟主,如何?”
陈烈看着赵玥,眼中满是欣慰 —— 她不仅有能力,更懂得谦让,这样的领袖,才能真正凝聚人心。他站起身,拱手道:“老臣赞同赵首领的提议。咱们联盟初建,最重要的是团结,遇事共同商议,才能避免矛盾,凝聚力量。”
众人纷纷点头,一致同意赵玥的提议。接下来,大家围绕联盟的具体事宜展开讨论:
情报方面:各支义军每天派斥候传递消息,在青溪镇设立 “情报馆”,由陆明负责整理,确保每一份情报都能及时送达各驻地。
粮草方面:各支义军将缴获的粮草统一登记,按 “日常用粮” 和 “战备粮” 分开存放,日常用粮由各驻地自行管理,战备粮集中存放在青溪镇,由五人共同监管,战时按需分配。
战术方面:陈烈根据各支义军的特长,制定了 “联防计划”—— 护宋军和宜兴义军负责陆地防御,无锡义军和江阴义军负责水战,苏州义军负责后勤支援和情报传递,一旦某支义军遇袭,其他义军必须在三天内派兵支援。
纪律方面:联盟制定了 “十不准”—— 不准欺压百姓、不准私吞粮草、不准擅自撤退、不准通敌叛国、不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