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商讨削藩 (第2/3页)
派基本瓦解。
李纯听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病重,认为是个解决藩镇问题的契机,干脆暂停科举,等解决藩镇问题后,再改革科举制度。
元和三年底,各地发往朝廷的奏报中,多个大臣提到成德节度使王士真的病重的事,其子王承宗野心勃勃,极有可能自任留后,而后顺势接任节度使。
藩镇问题,一直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也是李纯最想解决的问题,放在以前,李纯还会犹豫,现在朝廷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都在上升,决不能放任王承宗接任成德节度使。
为了谨慎起见,李纯决定还是来个集体讨论,收集一下大臣们的意见,摸个底,他本想在含元殿召开大朝会,但是又怕人多泄密,决定次日在宣政殿召集一些重臣讨论。
第二天,由两名宰相领头,十多位朝廷重臣陆续走进宣政殿,向李纯跪拜施礼,而后在殿内依次而列,进行一个小型朝会。
李纯开宗明义:“朕即位之初,众臣皆曰藩镇割据为我朝第一大患,但是三年多过去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今天就是要针对这个问题,好好讨论一下,众爱卿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吉甫首先发言:“自陛下登基以来先后讨平刘辟、李锜,其他藩镇莫不顺从,目前势大且顽固的只剩卢龙、成德、魏博、淮西、平卢五个藩镇,以陛下的英明,自当一一讨平。”
李纯道:“当务之急是拿出管用的办法,提出解决这五个藩镇的措施,彻底解决全国藩镇割据的问题。”
裴垍说:“藩镇核心问题的就是各节度使的权力太大,财权、兵权、官员任免权全部在节度使手里,就是象征性的给朝廷交点赋税。近年来,有的节度使或父死子承,或兄终弟及,简直成了家天下,有的干脆连赋税都不交,除了名义上属于朝廷,实际上就是独立王国。要解决藩镇问题,核心的就是把兵权、财权、官员任免权分开,各领一方,相互制衡,由朝廷来决断。”
李纯道:“裴爱卿说到了点子上,就是应该这样,可是五个强藩经营已久,兵精粮足,自然不会轻易让出权力。”
李绛说:“五个藩镇也不是铁板一块,完全可以各个击破,他们内部也有嫌隙,卢龙、义武、成德三个节度使前面就因为利益冲突,发生了好几次争斗,还互相向朝廷告状,而且自陛下令兵部制作火器以后,神策军大量装备火器,战斗力大增,集中力量打掉一两个藩镇不成问题。”
李纯道:“朕听闻范希朝和高崇文在左右神策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