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47章 选定新都

第47章 选定新都

    第47章 选定新都 (第2/3页)

计八月份回到洛阳时,在洛阳召集大臣开个朝会,议定后,就可以动工了。

    后面朕带崔群去扬州一带,柳晟和工部的人,就不用去了,留下来全面准备营建新都的事,八月份前返回洛阳,回去时再把从洛阳到下蔡运送建筑材料的路线勘察一下,争取朝廷下旨后,就快速动起来。”

    崔群说:“作为新都,下蔡这个名字似乎不妥,陛下要不要改一下?”

    李纯道:“下谐音夏,夏是大禹建立的第一个朝代,这里地势高,又称台或原,叫夏台不好听,新都就叫夏原吧,下蔡县可以保留,作为新都下面的一个县。”

    皇帝要选下蔡作为新都的消息,逐渐流传了出去,下蔡的百姓口口相传,觉得以后就是都城的人了,大家都很高兴。下蔡人认为,皇帝仁慈,征地拆迁肯定可以赔不少钱,营建新都也需要很多人干活,在工地干活也可以挣钱,比种地强,下蔡百姓都憧憬着好日子。

    李纯还专门召见了柳晟和下蔡县令罗茂,对他们说:

    “营建新都是件大事,罗县令一定要全力配合好工部的勘测和规划工作,现在很多百姓都知道了,可能就会有人私搭乱建,下蔡县一定要派人巡查,在新都选址区域内,从今天起不能再有任何建设活动,工部勘测时,一定要想办法减少拆迁房屋数量,道路和新建筑尽量建在空地上。需要拆迁的,要给个合理的赔偿方案,就近安置,不能让百姓吃亏。”

    大事议定以后,李纯带着崔群和柳晟又在城北查看了一番,大体选择了宫殿、官衙的位置,让柳晟带人留在下蔡认真测量规划,在回到洛阳时,拿出一个总体方案,供李纯和众臣参考。

    为了落实好李纯的旨意,柳晟带着工部的人员大体框定了新都营建的范围,交代罗县令一定要管控好这片区域,不得再私搭乱建。

    罗茂就是一个七品小官,突然接到皇帝的接见,并赋予任务,激动不已,知道这是自己表现的机会,带着县衙里的人忙开了。

    他先是派人到新都营建范围内的百姓家里宣传,从此严禁再新建房屋,谁敢建就拆谁的,他还带人经常出来查看,发现有人建房直接拆除。

    在工部进行测量、规划时,罗县令也是非常配合,帮着工部摆平了地方不少杂事。柳晟对罗茂印象不错,在后面颍州长史空缺时,向吏部推荐罗茂,吏部也知道迁都是皇帝关注的大事,就授予罗茂颍州长史一职,并兼任下蔡县令,继续协助工部营建新都的工作。

    李纯等人离开下蔡时,已经五月份了,一行人乘车沿陆路,经寿州、庐州、滁州往扬州进发,天逐步热了,李纯也不愿多活动,一路按照惯例沿途略有停留,接见一下地方官员和名士,六月初到达扬州。

    自隋朝开凿大运河以后,扬州作为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发展日益兴盛,成为南方的大都市。当年隋炀帝巡游扬州,对南方美景流连忘返,以至于最后丢了江山,死在扬州,可见扬州的魅力。

    到了唐朝,因为北方战乱不休,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大量人员南迁,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扬州作为南方第一大城市,更加繁荣。与长安、洛阳主要依靠政治权力搭建的都会不同,扬州是一个完全靠商业和贸易发展起来的城市,商业氛围浓厚,居民富庶。

    有了张敬则的前车之鉴,淮扬道布政使柳公绰就清醒多了,带着几个主要属员,轻车简从,中规中矩的按照要求,在扬州西门迎接李纯一行。看到没有那些花架子,一切都简约适中,李纯心情不错,对待柳公绰比较热情,攀谈了一会后,一起进入扬州城。

    柳公绰准备的欢迎宴,也让李纯满意,基本都是淮扬口味的特色菜,大都是当地常吃的菜品,荤素搭配,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从菜品选择上和宴会招待上,柳公绰等人显然是比较用心,花费不高,服务人员也不多,但是让人吃的赏心悦目。陪同用餐的几个地方官员,殷勤而不谄媚,热情而不逾矩,李纯对淮扬道的印象不错。

    淮扬道准备给李纯等人居住休息的地方,就设在布政使府衙后院,重新布置了一番,还算简约舒适。

    李纯认为,有些帝王简直就是把一己私欲置于天下人之上,吃必山珍海味,住必豪华行宫,行必龙舟巨辇,随意征发几十万人服劳役,榨尽了财力,耗尽了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