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49章 中秋诗会

第49章 中秋诗会

    第49章 中秋诗会 (第2/3页)

    “规则朕早就想好了,我让郭贵妃准备了一个木盒,盒子里装进了一些密封的纸片,纸片上都是今晚参加宴会人员的名字,每次由郭贵妃到盒子里抓出一个纸片,打开以后是谁的名字,就要作诗一首,作的出,就算过关,朕会赏赐一个小礼物,作不出,就要罚酒三杯。”

    听到有彩头还有惩罚,各位大臣纷纷来了兴致,特别是那些文采比较好的大臣,都想一展身手。

    李纯说:“喝酒要喝三杯,朕再敬大家一杯酒,希望我们大唐以后更加繁荣昌盛,来,干!”

    大家喝完第三杯酒以后,李纯就让郭贵妃开始抓阄定人。郭贵妃开始向箱子里摸去,抓出一个纸片,脱口而出:“第一个是李绛”。

    李绛平时善于写文章,诗文水平一般,但是既然能通过科举,也是有些底蕴的,仔细思考了一会,吟道:

    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

    且当金韵掷,莫遣玉山颓。

    大家听了以后,都慢慢品味起来,觉得还不错。

    李纯道:“有点意韵,只是今天可没有飞花呀,应该李爱卿以前去过一个花多的地方,和哪个佳人去饮酒,至今仍在回味,呵呵。既然吟出了,赶快看赏。”

    说罢,一个太监拿着一个红色的信封递给李绛,李绛有些意外,但还是揣进了怀里。

    郭贵妃紧接着又到木盒里摸出一个纸片,李纯打开一看,说:“是元稹,朕今天要听听你的佳作。”

    元稹是写诗的高手,不慌不忙说:“今天是中秋节,是赏菊花的日子,微臣就以菊花为题,作诗一首”,然后吟道: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枢密使崔群说:“这首写得好,非常应景,又引入了陶渊明的田园意境,结尾也换一种方法赞美菊花,好诗。”

    其他众臣也纷纷称赞,李纯也觉得写得好,立即让人也递过去一个红色信封。

    郭贵妃接着摸出纸片,结果第三个人是裴垍。

    裴垍有点意外,沉吟了好一会,不知是紧张还是没准备,竟然没吟出来,十分尴尬。

    李纯笑道:“裴爱卿忙于政务,诗文生疏了些,情有可原,不过按照规矩还是要罚酒三杯。”

    裴垍拱了拱手,然后闷头连喝三杯酒,喝得有点呛。

    为了缓解一下略微尴尬的场面,李纯就说道:“众位爱卿很多会写诗,朕也不能落后,今天也借机赋诗一首。”

    众人都有点惊喜,没想到皇上也要吟诗,就打起精神听。

    只听李纯吟道:

    朕亦好诗亦好酒,自比才高有八斗。

    作诗半天仅一句,酒喝二两就上头。

    吟罢,自己笑了起来,郭贵妃和刘嫔也跟着笑了起来。

    众人也被逗乐了,没想到皇上还能这么幽默一下。

    李纯自己心想,虽说唐朝诗人众多,自己的文学水平也不差,写诗填词的也会些,比起元稹、白居易自然差了点,比起李绛等人还是有底气的,今天中秋聚会,就是让大家愉快一下,搞个打油诗活跃一下氛围,也把裴垍的小尴尬掩盖过去。

    大家笑罢,李纯让郭贵妃接着摸,这次摸出的是白居易,李纯倒是想看看当朝第一诗才,有何佳作。

    只见白居易起身后,不慌不慌不忙说道:“今天陛下在紫微城举办诗酒会,臣就以紫薇花为题,作诗一首”

    于是从容吟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李纯听罢,确实不错,别有一番韵味,白居易的文化底蕴扎实而深厚,其他大臣也是纷纷叫好,太监自然是赶紧把信封奉上。

    就这样,诗酒会搞了两个多时辰才结束,大部分人都顺利作诗,领到一个红色信封,少数人吟不出来,喝了三杯酒,总体氛围宽松愉快,大家觉得这个诗酒会很有意义。

    元稹等人回去以后,连忙打开红色信封看,只见里面是一个粉色的厚纸片,上面写着:

    “可凭此片到枢密院选取一个价值三两银子的礼物。并在下面注解:枢密院有好几种礼物,个人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