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50章 发明大会

第50章 发明大会

    第50章 发明大会 (第3/3页)

朝廷花钱的地方很多,一旦取消税卡,会造成税收下降,影响朝廷的财政。”

    李纯反驳道:

    “你这是匹夫之见,你想想,光是那么多税卡,就需要很多人,养人也需要不菲的成本。有税卡在,很多人不走大路,走小路逃税,货物的价格高,百姓买的少,一旦取消税卡,货物流通的快了,量也大了,税收未必会减少。而且朝廷又不是不征税,只是取消运输环节的征税,把征税放在交易环节,只要确定合理的税率,朕相信财政收入反而会增加”

    李吉甫说:“我觉得皇上说的有道理,要发展经济就要藏富于民,如果税卡太多,很多人觉得无利可图,不去做生意,老百姓觉得物价高,只维持最低的生活需要,很少消费,户部也很难增加赋税。”

    李巽说:“既然取消税卡,那就必须在交易环节多征点税,各种商品的税率定多少合适?”

    李纯从容说道:

    “户部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税率,不能再任由各地随意征税,你们可以根据货物的不同,征收不同比例的税率,比如粮食、食品,属于民生物资,利润低,对农民、市民影响很大,可以只征收卖价的一成的税,布匹、瓷器,还有其他手工制品,属于百姓需要,可以提高生活品质的,可以征收两成税,茶、酒、糖属于改善生活,带点享受性质的,可以征收三成税,盐、铁作为朝廷严格管制的商品,可以先征收四成税,待以后税收增加了,盐铁可以参照茶酒糖,也征收三成税。”

    程异说:“如果取消税卡,统一税率,地方上的收入会降低很多,臣怕有的地方会消极应对。”

    李纯道:“你的顾虑是对的,地方也有那么多事,肯定也要给一些财权,你们户部可以测算一下,设计一个合理的分成比例,征收的税款,一部分归朝廷,一部分归地方,只要有个合理的制度,完全可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李吉甫说:“看来皇上把该想到的都想到了,后面就是户部和中书省的事了,你们户部先按照陛下说的拿个方案,我们中书省再讨论一下,陛下批准后就开始实施。”

    忙完税改的事,李纯考虑到,要想促进商业发展,改善人民出行条件,修路也很重要。

    当时唐朝的道路标准很低,基本都是土路,而且有些地方道路狭窄,坑洼不平,行人和商旅通行不便。

    就是在长安城内,也绝大部分是土路,一到下大雨的时候,路上到处是积水,道路泥泞,官员上朝都要推迟。

    要修路,就需要混凝土、柏油、碎石等材料,混凝土和柏油当时没有,石头的开采成本很高,只有富人建房时才能用,大规模修路不现实。

    混凝土不仅可以修路,还可以造桥,建更高更好的房子,但是短期内也是不现实,只能以后再想办法。

    修路本是工部的职责,但是目前工部的事情太多,正忙着迁都的事,无法分身。李纯觉得前段出巡,长安到洛阳的道路就不太好,先把这段路修好,决定抽调光禄大夫李藩,全权主持长安到洛阳修路事宜。

    李藩接到任务后雷厉风行,从各部抽调人员,组成修建长洛道路的专班,由户部提供经费,沿途各州县配合,征集民工。

    资金和人员到位后,李藩开始大规模拓宽、整修长安到洛阳的道路,把路面修平整,夯实,可以保障军队、行人、商旅便利通行,争取作为全国道路的样板。

    李纯又让中书省下旨,各道、州、县要全面整修境内的道路,一年内完成各自辖区主要道路的修建,如后续再发现各地道路难行的问题,将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

    各道、州、县接到圣旨后,大规模征发民工,对境内的主要道路进行整修,农民每年本就有服徭役的任务,而且修路是为了方便百姓,所以上下的积极性都很高。

    对于长安市内的道路,李纯也要求京兆府大规模修整,主要是提高标准,在一些主要的道路铺一些碎石、砂礓,不至于堂堂京师,下雨时还道路泥泞。

    京兆府领旨后,觉得当时采石、挖砂礓的难度大,所以就在皇宫和官衙周围、市内的主要道路,按照皇帝的标准进行修建,其他地方的道路只能分步来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