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65章 收服南诏

第65章 收服南诏

    第65章 收服南诏 (第2/3页)

 “这样吧,唐军可以把投降人员全部带上枷锁,你们派少量人员留在这里看管就行。”

    蒋义说:“到哪去找几万个枷锁,还要给你们准备口粮,也是个麻烦事,不如杀了算了。”

    高霞寓跟着说:“我估计你们在太和城也没有多少人马了,我们如果打过去,旦夕可下,到时候要把南诏分成好几个小国,再封你为其中一个小国国王,不是挺好吗,干嘛留在这里遭罪。”

    蒋义和高霞寓一唱一和、软硬兼施,逼得通比能没得选,只得说:“既然你们坚持要拓东,我们留在这里也没有意思,还希望你能遵守承诺。”

    蒋义和高霞寓要的就是南诏降兵服软,两人商定从四万人中挑选三万战斗力较强的,由通比能率领,作为唐军的仆从军,另外留一万弱兵作为人质,留在拓东。两个军团留一万人镇守拓东,看押人质,其余近五万人,带着三万南诏降军,向太和城进发。

    前面溃逃的一万援军,早就逃回太和城,到处描述唐军的凶猛,太和城弥漫着恐惧的情绪。由于主力基本都派出去了,太和城只剩不到两万守军,根本没法守,南诏朝廷再也没人敢喊抵抗了。

    唐军带着南诏仆从军,经过十几天的行军,来到太和城,只见太和城城门紧闭,如临大敌。唐军打下太和城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如果能和平解决当然更好,于是提出条件,派通比能进城和谈。

    通比能进城后,向南诏朝廷通报了唐军的条件:1、南诏国王退位,到长安居住,唐朝将给予较好的待遇;2、正式割让南诏东部三地,交给唐朝;3、南诏剩余领土分为四个小国,由南诏王族或者大臣担任国王,向唐朝臣服,每年纳贡。

    南诏国君臣听到了唐朝的条件后,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国王牟异寻认为,南诏还有半壁河山,而且西部是南诏的大本营,还可以抵抗一阵,不愿意当亡国之君,想率军向北突围,然后利用南诏西部山高林密的优势,跟唐军打游击战,逼唐军撤退。

    牟异寻的意见受到了几个主战派将领的支持,但是大部分大臣认为唐军实力强大,连战皆捷,南诏军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不愿做无谓的牺牲,而且东部三地已经丢失,不割让也要不回来了,其他国土只是分割,还是由南诏人自己统治,觉得这个条件不算苛刻,可以接受。

    牟异寻还想争取通比能的支持,让他带着三万南诏降兵反水,与南诏军内外夹击,可以一举击败唐军。通比能听了,吓得直摇头,他深知唐军的厉害,而且军中还有唐军的监视人员,一旦有异动,自己就是灭顶之灾。

    况且,唐军已经答应,让他任其中一个小国国王,自己何必冒险蹚这个浑水,直接拒绝了牟异寻。

    牟异寻和众大臣商议了半天,始终是投降派占据主导地位,牟异寻考虑到,即使自己带领一两万残军成功突围,如果最后被唐军击败抓到,下场会很惨,连最后的体面也无法保持。

    其他大臣心里清楚,南诏投降,他们又没损失,而且几个高官还可以做个小王,何必为了牟异寻一个人去拼命,所以议到最后,南诏最终答应投降。

    通比能回去通报南诏同意投降条件后,唐军正式派平蛮军副将王之孝进入太和城谈判,由于大方向已经定了,其实就是就一些细节进行商定。

    经过半天的商谈,敲定了几个具体事项:

    1、南诏王牟异寻带着几个妃子和孩子跟随唐军撤走,到长安居住,一切生活由唐朝外事部保障;

    2、南诏国正式下诏书,将会川、通海、拓东三地割让给唐朝。

    3、将南诏国剩余果如一分为四,在其中部太和城周围,保留南诏国,由牟异寻的弟弟牟其舍为国王;在其北部建立剑川国,由其宰相莽里屯为国王;在其西部建立永昌国,由其大将布里塔任国王;在其南部建立银生国,由降将通比能任国王。

    谈判结束的第二天,南诏国王牟异寻就下达诏书,将会川、通海、拓东三地割让给唐朝,并宣布退位,然后就是四个人按照分割的范围,各领自己的亲信、人马,分别建立自己的小国。

    既然达到目的了,蒋义和高霞寓就带着唐军和牟异寻一家东返,通比能则高兴地带着三万降兵去就任银生国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