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69章 出征东北

第69章 出征东北

    第69章 出征东北 (第1/3页)

    以前,在唐朝强大时,契丹人依附唐朝,接受松漠都督一职,在回鹘强大时,契丹人依附回鹘,自称可汗。此时,回鹘已经被唐朝灭掉肢解,契丹趁机独立,并裹挟部分奚族人,成为东北的一个小霸王。

    在武则天时期,契丹首领李尽忠与孙万荣就曾经带领族人发动叛乱,多次打败唐军,所以契丹人并不惧怕唐军。

    前面两年,唐军先后扫平吐蕃、回鹘,契丹人深知唐军火器的厉害,但是他们也发现了唐军的特点,那就是在白天的远战占优,在近战和夜战战斗力会下降很多,于是契丹人决定搞一次反击。

    唐军进入契丹境内后,契丹人坚壁清野,撤往后方,军队隐蔽不出,唐军难以捕捉其主力。为了尽快抓住敌人,李听将所属的6个旅分开部署,一路平行展开向东北方向推进,像耙子一样不给契丹人留下逃脱的机会。

    东面还有镇北军,契丹人不敢发动攻击,其西面则没有兵力对其造成威胁,契丹人瞄准了平辽军最西面的一个独立旅,在其夜晚宿营时,发动突袭。尽管留有警戒哨,但是唐军还是猝不及防,被两万多契丹骑兵袭击。

    在夜战中,唐军的火炮、火枪威力难以发挥,只能用随身携带的短刀进行反击,只有少量的唐军及时拿起火枪,点燃火绳,开枪反击,但是难阻契丹人的大规模突击,损失惨重。

    激战中,有一部分唐军反应过来,拿起炸弹,点燃后扔进契丹的骑兵中,炸死不少契丹人。由于唐军各团距离不是太远,随时可能过来支援,契丹人不敢恋战,在唐营大肆杀掠一番后,便迅速后撤。

    次日,李听带着平辽军主力赶到,清点损失,这个旅共战死近两千人,其余三千多人大部分都有伤,战场上留下一千多契丹人的尸体,还被抢走了部分物资。

    自唐军对外作战以来,唐军从来没有这么窝囊过,居然死伤比对方严重,真是奇耻大辱,李听又愧又怒,发誓要让契丹人血债血偿。

    刘光颜带领镇北军行到营州,本来打算直接向辽河开进,听说契丹人袭击了平辽军,急忙向北靠拢,准备和平辽军先灭掉契丹,再向新罗进发。两个军团协同作战,唐军对契丹人形成了明显的优势。

    李听找来大批投降的奚族作为向导,并派出大量斥候,寻找契丹人的主力。仍然采取平行推进的方式前进,但是夜间设立坚固的营垒,派出大量的人员巡查,火器就近放置,营地内设置大量火堆,随时可以使用火器反击。

    两个军团形成扇形包围圈,一路向北推进,契丹人退无可退,再向北就是室韦人和靺鞨人的领地。契丹人也不甘心把自己游牧的草原拱手让人,决定故伎重演,再次发动夜袭。

    这次遇袭的是靠中间的一个旅,在营地附近巡逻的斥候发现有契丹骑兵来袭后,迅朝天速射出火药箭预警,营地内的唐军快速反应,拿起火器准备发射。

    契丹人刚接近营地,发现唐军已经严阵以待,只能硬着头皮冲进去。栅栏后面的唐军对着冲来的契丹军就是一梭子子弹,营地内的唐军架起大炮,朝着契丹军的方向猛轰。

    由于有栅栏阻挡,契丹军无法冲入唐军营内,栅栏后面的唐军不停发射火枪,还有炮弹落到契丹军的后方,前后夹击打的契丹军人仰马翻。连续发起几个冲锋,契丹人根本无力攻破唐军营垒,只能撤退。

    远远看到攻杀的信号,李听迅速带着平辽军其他部队赶过来,碰到契丹军就一路截杀。刘光颜则认为,契丹派精兵突袭,后方必然空虚,于是率镇北军直扑契丹人后方的老巢。

    进攻唐军营地的三万契丹军,在营地附近就损失不少,一路被围过来的平辽军截杀,沿途又损失了不少,只剩一万多人,只能往后方老巢逃去。

    刘光颜带领镇北军经过搜索,终于在北面发现契丹人的老巢,有好几万人,主要是剩余的兵力和家属,能战的只有一万多人。刘光颜率军如削瓜切菜一般,把契丹留守人员打的大败,契丹人纷纷投降。

    镇北军刚刚受降,发现逃回的一万多契丹败兵,连忙派人又是一顿火力打击,这帮夜袭的契丹兵倒霉透顶,又死了两千多,赶紧投降。在契丹老巢两次投降的男女老少达四五万人,契丹昭古可汗也被抓住,契丹人彻底失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