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81章 激励能臣

第81章 激励能臣

    第81章 激励能臣 (第1/3页)

    刘禹锡和柳宗元听了,觉得也是,当初自己跟着王叔文犯错,后面还是得到了提升,按理说,李纯待他们不薄,齐声说:

    “陛下没有亏待我们,是我们做的不好。”

    李纯接着说:

    “朕这些年都有在留意你们,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得都不错,兢兢业业、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这也是我这次要调用你们的原因。大唐的强盛,需要每个地方都发展起来,都应该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包括黔滇道和辽桓道,这两个地方地处边远,少数民族聚集,没有能干的大臣,无法打开局面。思来想去,只有你们才能排除万难,把这两个地方治理好。朕对于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够帮朕分忧解难,把这两个蛮荒之地,建设成为我们大唐的富饶之地,你们可愿接受?”

    刘禹锡和柳宗元听完李纯言辞恳切的话,深受感动,觉得前面自己有些误会李纯了,读书人的终极使命,不就是治国平天下吗?

    李纯给了自己这么个机会,士为知己者死,还有什么推脱的,二人跪倒在地,说道:“我等愿接受君命,一定要把这两个地方治理好。”

    李纯赶忙扶两人起来,说道:

    “这两个地方少数民族聚集,必须吸引汉人过去,你们可以找一些适合汉人开垦的荒地,招徕无地的汉人过去,汉人多了就好治理,安顺府、新民府都要从头建起来,朝廷会拨出专项经费支持你们的建设,另外要与内地沟通,修路很重要,特别是黔滇道很多都是山区,修路难度大,可以先修一条从川蜀道通往安顺府的道路,后面再往湘楚道、安桂道那边修,路通了经济就容易发展起来。另外两个道的人事可由你们做主,你们推荐的官员朝廷都会任用,你们可以放开手脚大干。”

    两人听了,来了劲头,柳宗元说:

    “开始我还怕束手束脚,没法干,没想到陛下给这么大的支持,臣还有什么话说,肯定大干。”

    刘禹锡也说:

    “辽桓道有很多黑土地,非常适合耕种,臣要大量招徕汉人过去开垦,那里资源丰富,肯定能够建设起来。”

    李纯完全支持:

    “这些地方都是大唐的土地,只要你们认定是荒地,就可以招徕汉人去耕种,谁敢阻拦,你们就让军队灭了他们,后面平辽军会调到新民府,平蛮军已经调到了昆州,都可以帮你们攻打反叛的少数民族。另外朕还允许你们各自招募一万人的道属部队,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配备军团更换下来的火器。各州也可以招募一到两千人的州属部队,有这三支部队,完全可以镇住少数民族。”

    两人更兴奋了,没想到李纯又送了他们一个礼物,李纯道:

    “朝廷不仅支持经费帮你们修路建城,前三年你们两个道上缴朝廷的赋税也减半,剩余一半可以留作内部建设,当然其他边远的道,朝廷也会酌情减免赋税,但是对你们两个道的减免幅度最大。”

    两个人已经无话可说了,要求快速上任,准备大干一番。

    李纯给两人的承诺,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筹谋已久。对外战争结束了,新都营建也差不多了,可以节约出大量经费,朝廷完全可以拨出经费支持边疆地区的建设,只要把大量的汉人吸引过去,修路、建城、垦荒、开矿,这些地方就可以成为大唐稳固的领土。

    不光是这两个道,对于其他边远道也是一样,只要有荒芜的土地,汉人都可以过去无偿占有耕种,先到先得,男子可以占二十亩,女子可以占十亩,不允许多占。

    李纯记得,在元和三年时,自己曾经承诺,开拓更多地方分给无地的汉人,当时裴垍还不相信,目前终于兑现这个承诺了。

    既然大唐征服那么多地方,自然是要优先分给华夏民族,所有汉人都可以无偿得到一些荒地,那些从战败国家王族、贵族没收来的土地,也可以分给汉人,既是给他们一些产业,也扩大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肃慎都护府那边比较特殊,位于黑龙江流域,非常寒冷,离内地又远,即使有人出榆关,估计也是去辽河流域,那边有点够呛。

    各地都有那么多犯人,凡是徒刑在三年以上的,全部发配过去,三到十年的可以去松花江以南区域,十到二十年的到松花江以北的嫩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