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92章 铁路建设

第92章 铁路建设

    第92章 铁路建设 (第2/3页)

    李纯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示意结束了召见。

    刘元景从皇宫里出来后,对艾笛声交代了一番,就回到了家里,没想到家里已经有人在等他。这个人是修建铁路的供应商张老板,专门向交通部供应铁轨、枕木、碎石等基本建材。

    但是张老板的建材价格偏贵,质量一般,没有多少竞争力,刘元景本不想用他家的建材,没想到他竟跑到自己家里来了,老婆王氏居然还跟他聊的很热情。

    张老板见到刘元景又是老调重弹,刘元景听了就嫌烦,本想直接送客,没想到老婆王氏却把他拉进后房,给他看了一个盒子,只见盒子里全是银锭,估计有500两左右。

    一看到银子,刘元景出来后的态度就变了,跟张老板热情攀谈起来,答应这批铁路建材就用张老板的货。

    自从刘元景当上了交通部的尚书以后,拥有的权力越来越大,掌握着大量的资金进出,成为商人们重点拉拢、腐蚀的对象。

    刘元景最终没能抵住欲望的诱惑,被那些商人们所围猎,而且越陷越深,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人生。

    李纯后面抽空带人去了淮河大桥的建设现场,只见淮河北岸聚集了大量的民工,正在进行施工。现场负责的建设部侍郎潘兴法,正指挥着工人进行桥墩的围堰工程,远远看到皇帝往施工现场来,赶忙过去施礼报告。

    李纯问:“你这是采取的什么办法,好像跟以前造桥的方式明显不一样。”

    潘兴法说;“禀陛下,以前都是在中小河流造桥,难度要小一些,在淮河这样的大河造桥,还没有成功的经验,臣和一些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决定借用采用以钢铁和混凝土为主来建造淮河大桥,也算是把近年兴起的新技术用在刀刃上。”

    李纯道:“你说的我能理解,造淮河大桥像以前那样以石头和木料为主的办法确实不行了,毕竟是要通铁路,肯定要足够坚固,这个大桥能否也同时可以行人?”

    潘兴法说:“禀陛下,这次修的淮河大桥,计划中间铺设铁路,两侧留有通道,可以行人、走马车。”

    李纯道:“看你们的工程难度不小,搞了那么多大船,还用铁链绑住岸边的石墩和大树,能行吗?”

    潘兴法说:“臣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只能说技术上可行,在河的岸边围堰施工还好,靠近淮河中心,水深流速大,围堰施工难度很大,所以只能用铁链绑住大船,再和岸边的石墩大树相连,就是怕船移动太大,难以施工。”

    李纯道:“你们围堰好,就要浇筑混凝土吧,具体怎么来建造,整个工程估计需要不少钢筋水泥。”

    潘兴法说:“我们的方案是,先围堰,再把围堰里的水抽出来,把下面的泥沙挖出来,一直挖到坚实的地方,然后先用钢筋扎成一个基本骨架,然后再往里面浇筑混凝土,水下部分硬化以后,再继续做水面以上的桥墩,等所有桥墩都修好以后,再把在岸上预制的桥梁一段一段运到桥墩上,拼接连接好,最后在上面铺设铁路,整修路面,就可以通行了。”

    李纯道:“在淮河上修大桥,是前无来者,如果修成,你将是朝廷的一大功臣,后面还要在黄河、长江上修大桥,都需要你来主持。”

    潘兴法说:“长江宽度更大,水流更急,跟淮河没有可比性,目前臣还不敢想,如果在淮河上修桥成功,可以积累经验,在黄河上应该可以先尝试一下。”

    李纯觉得,长江以南,水运便利,修铁路的迫切性不高,可以先重点修建长江以北地区的铁路,如果能修成黄河铁路大桥,那也是很大的功勋。李纯在现场又看了一下,对潘兴法和一些重要的官员褒奖了一番,返回宫里。

    李纯刚返回宫里不久,李承闽跑过来报告说,李吉甫突然病情加重,刚刚去世了。

    李纯感觉一阵眩晕,上个月他还去看望李吉甫,感觉他的身体更差了,预感到李吉甫可能要走,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走了,心里感觉难以接受这个结果。

    李纯命武元衡主持操办李吉甫的丧事,命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员都要去祭奠,仪式搞得很隆重。为了进一步褒奖李吉甫,李纯下旨,追封李吉甫为韩国公,赐谥号忠懿,算是极重的恩赏了。

    李吉甫去世后,李纯还会时常想起他以前的音容笑貌,想起一起共事的时光。当初,李纯即位时,人才匮乏,李吉甫作为左丞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李纯操办了很多具体事,甚至自己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