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98章 贫富分化

第98章 贫富分化

    第98章 贫富分化 (第2/3页)

了防患于未然,也必须要及时处理。

    元和年间,由于朝廷采取了很多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工商业发展迅速,同时也涌现了一批靠着工商业暴富的人群,纺织、冶金、建筑、采矿、贸易、零售等行业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巨商大贾。

    这些人资产千万、财富巨大,养成了豪奢的习惯,挥金如土、妻妾成群,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与此同时,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人虽然生活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整体相对贫穷,虽辛苦劳作,却只有微薄的收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总财富在不断增加,让人感受到了唐朝的富强,但是贫富分化的现象,导致大多数财富被一些工商巨头所占有,很多底层人民所得不多,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媚富、仇富的心理并存,成为社会一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李纯知道,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矛盾,在穷困时,大家就渴望着发展经济,经济发展起来后,有人擅长赚钱,有人不擅长赚钱,造成了两极分化。

    前朝重农抑商的政策,压制了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适当的松绑,鼓励大家从事工商业,把盘子做大。

    现在经济有了一定的规模,就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对那些暴富的人群适时出台一些压制政策,对穷人采取一些扶持政策,维持一个新的均衡。

    为了稳妥起见,李纯鼓励朝臣和地方的官员积极上书,对如何解决贫富分化建言献策。

    各地官员很积极,有的直接上书,有的还跟百姓探讨以后,再汇总意见上书,朝廷一个月就收到一百多个奏书。

    李纯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这些奏书,这些人想法各异,提出的意见也大不相同。

    有些人认为,社会涌现很多暴富之人,带坏了社会风气,甚至影响了官员的心态,助长了贪腐问题,要对富人征收更重的税收,采取压制政策,对穷人采取更多的帮扶措施。

    另有一些人人则认为,欲望是天生的,有钱就消费无可厚非,对富人征税过多、打击过狠,可能会引发经济衰退,全民受穷,反而使国家受损,主张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

    李纯觉得两边说的都有道理,反复考虑了很久,也难以定下决心,最后决定召开一次朝会讨论。

    在朝会上,武元衡首先发言:

    “近年来,朝廷出台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才给了很多人赚钱的机会,但是有些人投机倒把、为富不仁,挣到大钱以后不思反哺社会,而是穷奢极欲、比拼享受,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臣建议朝廷对他们征收重税,严厉打击奢靡行为,豁免穷人的赋税,甚至要给予一定的补贴,改变贫富不均的情况。”

    程异则说道:“臣以为,国家通过发展工商业,经济繁荣、税收增加,这些富人都是依靠能力、合法经营,通过纳税为国家作了贡献,不宜打击太狠。贫富差距自古有之,如果以此为由打击工商业者,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既会影响朝廷收入,也会造成工人失业问题,应该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富人的税收即可。”

    李纯道:“两位爱卿各有各的道理,朝廷鼓励发展工商业,鼓励人们致富,虽然朝廷的收入增加了,但是贫富差距如果太大,会引发社会矛盾,还是需要有个妥善解决的办法,其他臣子也可以畅所欲言。”

    柳晟说:“贫富差距也应该客观看待,比如有些穷人确实是辛苦劳动挣的少,但是也有很多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辈,就甚至还有一些是赌博输光的,如果要补贴这些人,谁还愿意奋斗?”

    葛元礼说:“柳大人不能拿少数人的行为否定多数穷人的处境,既然都是大唐的子民,朝廷就要综合考虑,不能厚此薄彼,古人云:均贫富、天下安,那些富人的财富来自于社会,就应当反馈给社会,对富人增加税收,对穷人进行补贴,符合圣人的治国理想。”

    没想到李纯突然恼了,怒道:“什么”均贫富、天下安”,那是农民起义用的口号,古往今来每每出现农民起义都是以”均贫富、不纳粮”或者”杀富济贫”为口号,那些起义领袖对有钱人掠夺以后,实际上都是自己分肥了,短暂的掠夺之后,留下一地鸡毛,最后还是按照老的一套进行统治,甚至是变本加厉。作为朝廷官员,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怎么拿那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作为施政的依据?”

    葛元礼被李纯呛了一通后,红着脸不敢说话了。这时财税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