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17章 巡游安桂

第117章 巡游安桂

    第117章 巡游安桂 (第2/3页)

的心目中,华夏民族不仅要高襄人一等,还要高夷人两等,高蛮人三等,但是有个前提,要打的下、拿的住、治的稳,如果这些搞不定,只会放空炮,所谓的大汉族主义就是个幻影。”

    元稹有点开悟了:“陛下的意思是,只有善待其他民族,才能有利于朝廷对其他民族的统治?”

    李纯继续说道:“不管是什么民族,都追求生存权、发展权,其他民族在华夏民族的治下,自然要帮他们考虑这些问题。打个通俗的比方,你是一帮人的老大,一群小弟跟着你混,有了好处肯定要分给几个小弟一些,如果你不管他们的利益,只顾自己吃独食,最后必然散伙,你什么也捞不到。”

    元稹叹道:“陛下这个比方打的很恰当,八大襄族就像华夏民族的小弟,只有对他们好一点,华夏民族老大的地位才会更加巩固。”

    李纯道:“这个比喻虽然有点俗,但是确实如此,下步华夏民族要带着几个襄族打出去,你不考虑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不会出大力,适当给他们一些利益,让他们在基层直接面对和管理夷人,朝廷会省去很多麻烦,华夏吃肉、襄族喝汤,不是挺好吗?”

    崔右甫也反应过来:“对对对,倒是臣等愚钝了,陛下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李纯不想就民族问题继续纠缠,就结束谈话,跟着安文远到周边走访视察了一番。李纯走访了几个地方,切身体会到安桂道整体的经济水平确实比较差,就有心在后面帮安桂一把。

    在走访中,李纯发现,安桂道的襄人比例较高,民族特色更加浓厚,很多居民穿着民族服装,一些建筑也明显带着骆瓯风格,对安桂也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印象。

    这次远征,安桂道组建11个襄人团,是各道组建襄人部队最多的地方,李纯非常重视,专程到钦江府附近的一个襄人团察看训练情况。

    李纯到现场后,这个襄人团专门组织了一次演示,只见这些骆瓯人在汉人军官的带领下,手里拿着新配发的火绳枪,认真做各种操练动作,走起整齐的队列,有了一个部队的基本模样。

    在操练结束后,团长向李纯报告说,安桂道的骆瓯人吃苦耐劳,勇猛善战,能够听从汉人军官的指挥,未来配合朝廷的主力军团作战没有问题。

    李纯又询问了该团的作战方向、经费消耗、襄人官兵的待遇情况等问题,最后要求范希朝协调好各个襄人团的后勤保障,严抓各团的训练水平,确保战时充分发挥襄人团的作用。

    李纯后面又在钦江府周边活动了几天,对安桂道的情况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而后就乘船南下交州海防县,视察镇南军南征的准备情况。

    李纯等人到达镇南军大营后,镇南军统领王之孝带着一帮将领赶紧叩拜行礼,而后引导李纯等人进入议事厅。

    众人坐定后,王之孝首先进行汇报:“我们镇南军上下,对陛下的到来感到无比荣幸,此次南征作战,镇南军的主要任务是南下进攻林邑、吴哥、文单三个王国,而后向东收服吕宋及其以南岛屿,必要时还要从海路支援镇蛮军,镇南军的对手中,吴哥王国相对较强,但是镇南军带领7个襄人团,军力强大,击败对手应该不难,只是吕宋以南的有些岛屿,目前还处于荒蛮状态,打仗都找不到对手,只能逐岛征讨,比较耗时耗力。”

    李纯道:“林邑这个国家,就是东汉时的日南郡独立后发展而来,没想到后面逐渐偏离了华夏文化,向天竺文化靠拢,很多居民笃信婆罗门教,这次战后一定要让那里恢复正统。对于吴哥,还是不能轻视其国力,必须用全力征讨,至于那些小股敌军、边远岛屿,可以交给襄人团解决,不必全由镇南军解决。”

    王之孝问道:“这次打仗,势必会遇到一些投降的地方将士、官员,甚至是王族,这些人将如何处理?是就地封为地方官员,还是用其他方式处理?”

    李纯道:“这次征服夷人地区,朝廷已经将领以下的权力全部交给襄人了,没法再对夷人采取羁縻政策,凡是投降的敌方官员、将士不再授予官职,原则上交出武器后,直接遣散,可以保留部分王族、官员先期协助对各地进行管理,待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