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40章 宗教改革

第140章 宗教改革

    第140章 宗教改革 (第3/3页)

成效,经济发展也步入正轨,多少有点成就感。

    冯庆业带人到了古晋城以后,深感巽他路的基础太差,古晋作为一路的首府,人口不足五千人,而且加里曼丹岛土地贫瘠,物产匮乏。自己从内心是不认可李纯的选择,更想选到爪哇一带建首府,但是君命难违,只能硬着头皮先干起来。

    冯庆业认为,当务之急是先把城市建起来,扩建码头,招徕内地的人来发展,改变巽他贫穷落后的局面。

    既然朝廷拨付了资金,冯庆业就命古晋府尹廖峻涛主持修建古晋新城,至少让巽他路有个像样的首府。廖峻涛考察一番,觉得古晋城位于砂拉越河以西,可以将新城建在砂拉越河以东,将新城、旧城区分开来。

    冯庆业还专门去河东现地查看了一番,觉得这个地方建新城很好,也省的跟夷人挤在一起。冯庆业在考察时,听说此地东南有个村庄叫实文然村,突然来了灵感,就称此地叫做文然新城。

    冯庆业觉得古晋一带基础较差,怕难以吸引足够的人口,不敢建的太大,将文然新城规划在10万人的规模。

    冯庆业认为古晋这个地方属于热带雨林,土地肥力不足,搞农业很难,最好就是利用巽他路的物产,先搞起商贸业,后面再搞一些加工业,主要依靠工商业把城市发展起来。

    古晋大体处于巽他路的中心位置,南洋一带基本都是靠水运,冯庆业就开辟了几条水上运输路线,打通古晋和其他各郡的航运,力图通过商贸业先把经济发展起来。

    慕青雨到了奎松城以后,就带着苏禄郡、苏威郡、百屿郡三个郡的太守,在襄兵的保护下,乘船南下寻找三个郡的建城之处。慕青雨一行往南,发现那里太落后,完全都是原始部落,想找到合适的地方建城很难,其他三个郡的太守看了也是面有难色,愁的直摇头。

    慕青雨和三个郡的太守最后只能是矮子里拔高个,优先选择适合建港口、土地肥沃的地方作为郡城。

    经过一番查看,最后选择宿务岛南部一个渔村,作为苏禄郡城;选择苏威拉西岛西南的小城乌戎潘当,作为苏威郡城;选择巴厘岛东侧马塔兰岛西部一个小城,作为百屿郡城。

    城址选好了,三个郡的太守就带着属员和襄人团开赴过去,开始就地组建郡一级的机构,慕青雨则返回古晋府。

    三个郡之中,苏禄郡最为悲催,别的两个郡城好歹还是两个小城,苏禄郡城根本就不是城,就是个村,而且还是一个原始渔村。

    苏禄太守汪雨廷带人上岸后,在渔村附近驻扎下来,然后让襄人团将周围的原始部落威吓了一番,让他们知道唐军的厉害,并让他们服从唐朝的统治。由于语言不通,那个渔村和其他的原始部落非常畏惧襄人团,就远远的的躲开,把地方让给了汪雨廷等人。

    堂堂一个郡,居然连房子都没有,汪雨廷只能命人就地取材,先用木头和茅草搭建一些简单的住房,然后再想办法建城。

    这个襄人团的士兵,大都来自于安桂道廉州一带,很多人会捕鱼,他们在建房之余,经常跑到附近水里捕鱼,发现这里鱼获甚多,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量海鲜。还有人发现,这里土地肥沃,周围植物茂盛,盛产椰子、芒果,每天水果也能吃个够。

    汪雨廷觉得苏禄郡草创,那些夷人过于落后,教化需要很长的时间,自己目前能依靠的就是这些骆瓯人,何不在他们身上想点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