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47章 夷人管控

第147章 夷人管控

    第147章 夷人管控 (第2/3页)

和身份牌,不过这些人经济条件好一些,****的钱对他们压力不大。”

    元寿铭:“还有那些进城务工的也要办理,方便清查身份,卑职建议夷人凡是涉及公职,或是进城务工,特别是在华襄企业务工的人员,全部都要办理。”

    元稹说:“你说的对,这些重要人群和华襄两族密切接触,肯定要掌握其身份信息,必须要办理。”

    元寿铭和元稹商议确定后,就开始发出通知,让全路开始执行。

    在符真路赚钱的华人基本都有回国的机会,一年内办理也比较合理,都逐步利用回国的机会***。襄人们凡是正式迁到符真路的,就到府、郡的民政局换成新的户口本、身份牌,有出入路需要的就去***。

    夷人们则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很多农村人都很少进城,感觉****、身份证用处不大,不愿花那个钱,但是基层公职、教师肯定是要办的,在城内经商的也要办,那些在华襄企业务工的同样要办。

    各郡、领对夷人进城管控的不严,但是隆安府对进城的夷人管控的很严,凡是要进入城区的一律会检查身份牌,只有本地的原住民和拆迁、卖地的安置户才能进城,其他地方和无证件的夷人,一律不得进城。

    元稹之所以对进入隆安府的夷人严格管控,当然也是受到冯庆业一番理论的启发。元稹认为,在城区内华襄夷三族混杂,华襄两族受到照顾,自然拥护朝廷,夷人总体吃亏,肯定心怀不满。

    目前在大规模建设同奈新城,不管是现在的建筑用工,还是后面的工商企业用工,短期内都是有限的,必须只能照顾重点人。

    隆安府有两区四领,分别是同奈区、西贡区、头顿领、边和领、巴韦领、新安领,元稹决心在隆安府实行严格的人口管制措施,隆安府以外的夷人一律不得迁入隆安府。

    待同奈新城建成后,路、府两级机构全部迁过去,襄人也全部迁过去,同奈区将作为以襄人为主的区,西贡区则作为夷人为主的区。

    以后,隆安府将重点发展同奈区,大规模吸引襄族过来安家置业,将同奈新城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大型的工商业城市。在同奈新城内只允许两种夷人居住,一是城内的原住民,二是政策内拆迁、卖地的安置户,其他夷人一律不得进入。

    为了促进同奈新城发展,元稹在城内设立了隆安宝石交易中心,符真路辖区内开采的宝石、翡翠、玉石、玛瑙等全部在这里进行集中交易,卖到国内。

    同奈新城的码头建成以后,符真路的大米、水果、矿石等物资从这里出口,进口布匹、瓷器、茶叶等物资,成为一个大型商贸中心。同奈新城还逐步建立起一批工商企业,大规模的建设仍在进行,催生持续的用工需求。

    元稹相信,隆安府作为符真路的中心城市,以后会像夏原一样发展的越来越好,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赚钱就业机会。这些赚钱就业机会,可以吸引大量的襄族过来发展,不仅可以给国内的汉人腾出空间,也可以强化朝廷对符真路的统治。

    同奈新城产生的赚钱和就业的机会,自然也要留出一部分给夷人,但是在城内居住的夷人享有就业优先权,只有他们不够才会从城外引进其他夷人。

    在城市里经商、务工,肯定要比在农村种地好很多,能够留在城内的夷人收入得到提升,自然就会比其他地方的夷人生活过得好很多。这些受到照顾夷人,自然就会珍惜自己的身份,不敢轻易反对官府,利于城市的繁荣稳定。

    元稹计划,暂时先在隆安府实行,以后这种政策还要在郡城、领城推广,把城市的居留权和就业机会留给服从官府的人。对于在城市内敢于对抗官府、寻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