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48章 建设巽他

第148章 建设巽他

    第148章 建设巽他 (第1/3页)

    相对于符真路的全面开花,巽他路的冯庆业则还是集中精力去抓经济,毕竟巽他路的底子薄,经济基础差,只能多想点办法,把经济先发展起来,再搞其他。

    冯庆业受到朝廷政策的启发,也开始重点发展采矿业和金属冶炼,派出多支探矿队伍,发现这里的煤矿比较丰富,镍矿、锡矿、铜矿也不少,可以大规模的开发。冯庆业学习符真路,也派人到国内招商,吸引了一些企业过来发展,在文然新城还辟出发展产业的用地。

    冯庆业仔细分析以后,觉得巽他路的农业潜力更好,除了大米和热带水果之外,巽他路更盛产丁香、胡椒、豆蔻等几种香料。这几种调料作为调味品深受国内的喜爱,在国内的价格很高,如果开发起来,大规模向内地贩运,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冯庆业干脆将古晋打造成巽他路的香料集散地,让襄族商人到各地去收购,然后在文然新城的香料批发市场集中,国内的汉族商人直接到批发市场采购,而后运到国内加价转卖。

    由于商路畅通了,运到内地的香料数量增多,价格比以前跌了一些,但是买的人更多了,总体还是有利可图,贩运量依然在稳步增加。

    在宗教上,冯庆业认为巽他一带以婆罗门教、佛教、原始宗教为主,并不反对官府,宗教改革没必要搞得太激进,只是从内地招引一些和尚道士,给他们一些资助,办了一些寺庙和道观,让他们弘道传教。

    在教育上,冯庆业觉得南洋群岛发展落后、民族众多,很多民族都还没有文字,有些地方一个岛一种语言,相互差异极大,谈何教育?

    冯庆业让学政黄光明先把巽他路各地的语言文字摸清楚,没有文字的夷人民族还要帮他们创造文字,发音也要规范,以后大体也是实行双语教学。计划在元和19年在基础好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先开办一批夷人学校,落后的地方待准备到位再办学校。

    在执行夷人事务上,冯庆业完全按照朝廷的要求执行,给各郡划清边界,建立隔离带,设立一些出入通道。由于巽他路多岛屿,所以冯庆业将重点放在港口的管控上,所有要跨路、跨郡的船只必须在指定的港口进出。

    在办理华襄夷三族的身份证件上,冯庆业也和元稹的思路相似,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给有需要的人办理。

    由于古晋原本就是一个小城,人口不足一万,古晋周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原住民不多,征地虽然容易了,但是逐渐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作为当初向李纯建言夷人问题解决之道的人,冯庆业深谙人口引进和控制的重要性,冯庆业一方面大规模引进国内的骆瓯人,一方面则大力吸引南洋各地的晋襄人。

    早期有一些来南洋发展的汉人,由于来的早,很多人和当地融合了,有的人甚至和当地的人通婚,还有的干脆说起夷人语言。

    为了能够区分晋襄人,冯庆业让各郡的民政局全力处理此事,凡是自称汉人后裔,想加入晋襄人的居民,必须到各郡民政局进行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