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攻城略地 (第2/3页)
大船只能在洪水期入海。
吴元济提前了解尼罗河的水文情况,是因为唐军占领埃及后,要在开罗找一个造船厂改造一批战船,或直接在这里造船,为唐朝水军进入地中海创造条件。
吴元济和几个部将商议一番后认为,目前埃及的军队比较分散,没办法一次性消灭,只能采取分区扫荡的方式,逐步控制。吴元济决定先派兵清除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的大食残敌,与苏伊士地峡连成一片,方便唐军的后勤补给。
吴元济派一个羌戎团镇守开罗以南的阿玛拉,堵住尼罗河上游的敌军,另留一个团镇守开罗,自己和两个副将各带一部分部队,分三路扫荡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的大食军。
三支部队对尼罗河三角洲一带展开一次全面的扫荡,沿途遇到的大食军残兵败将不是投降,就是被消灭。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盛产粮食,部队扫荡敌人的同时,也缴获了不少粮食,全部运到开罗,保障第五路军的军需。
唐军一番扫荡之后,埃及剩余的残军全部跟着优素福逃到亚历山大城,三支部队在亚历山大城汇合。优素福聚拢一万多残兵退守亚历山大,正惴惴不安,没想到吴元济这个杀神又这么快赶过来。
吴元济觉得拿下优素福残部不成问题,怕的是优素福再次乘船逃跑,自己又没船,到哪里去追?吴元济将亚历山大包围以后,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派人劝说优素福投降。没想到优素福并不信任唐军的使者,任凭使者如何劝说,就是不肯投降。
吴元济火了,命令炮轰亚历山大,经过两三天的激战,优素福的部队被打的落花流水,优素福率领残军再次乘船仓皇而逃。吴元济追之不及,只得先占领亚历山大港。
吴元济是水军将领出身,发现亚历山大港的条件不错,可以停靠大船,以后在开罗造出来的新船,可以先开到亚历山大,以后亚历山大可以作为第三波对西征服的海军基地。吴元济在亚历山大留下一个羌戎团,然后率军回师开罗,让部队休整两天。
吴元济返回开罗以后,又重新分工,命郁景斌带一万镇东军和两个羌戎团,从开罗出发,向尼罗河上游进攻,扫平埃及南部的大食残军,拿下重镇索哈杰。
命邹元标带一万镇东军、水师部队和两个羌戎团,从苏伊士城出发,进攻麦加一带的大食军,扫荡大食残存的海军,并派人禀告范希朝这边已经做好准备,要求派人前来开罗推进造船事宜。
吴元济则带领剩余人员干两件事,一是在开罗城内寻找大型的造船厂,便于以后改造;二是拓宽修整开罗到苏伊士城的大道,可以方便以后从苏伊士往开罗运送大型机器。
吴元济在开罗的尼罗河边找到两个大型的造船厂,觉得可以用来改造、新造战船,就将这个造船厂控制起来,准备后续启用。
吴元济将前后抓到的近两万俘虏,全部驱来修建苏开大道,主要是将道路拓宽、铲平,修整,确保能够走大车、拉重物,以后将有很多重要机器和物资在苏伊士港卸载,然后通过这条道路送到开罗。
由于埃及一带本就产粮,所以吴元济缴获了不少粮食,每天管饱饭以后,就让这些俘虏干活。吴元济让唐军士兵当监工,发现有偷懒的俘虏就抽鞭子,让这些俘虏努力干活,加快苏开大道的修建进程。
郁景斌率军向尼罗河上游进攻,一路进展比较顺利,但是那些大食军一触即溃,不断往南逃跑。郁景斌率军一路追赶,在占领索哈杰以后,又向南追击了较远的距离,虽然又俘虏的不少人,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大食军向南逃到努比亚一带,唐军追赶不及。最后,郁景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