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荆州,荆州! > 第二章:家国骤变

第二章:家国骤变

    第二章:家国骤变 (第2/3页)

入死一般的沉寂。云娘紧紧搂着谢文渊,手臂因用力而微微颤抖。谢明远独自在书房里呆坐了整整一个时辰,出来时,仿佛苍老了十岁,但眼神里却多了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哑着嗓子对云娘吩咐:“去,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现银、银票、我娘留下的那几件首饰,还有……城东那三十亩水田的地契,都收拾出来。”

    云娘惊愕地看着他:“先生,你……你要做什么?”

    谢明远没有回答,转身对福伯道:“福伯,你去地窖,把那个樟木箱子抬上来。”

    那口沉重的樟木箱被抬到书房,打开后,里面并非金银,而是整整齐齐码放着的书籍、信札和几卷画轴。谢明远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一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物件,拆开油布,赫然是一柄装饰古朴的青铜短剑,剑身布满暗绿色的铜锈,但刃口处隐隐有寒光流动。

    “这是……”云娘倒吸一口凉气。

    “祖上传下的,说是明末抗清时一位先祖的佩剑。”谢明远抚摸着冰凉的剑身,语气平静得可怕,“藏了近三百年,本以为永无重见天日之时。”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妻儿惊惧的脸,最终落在懵懂的谢文渊身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昔日顾炎武先生此言,振聋发聩。如今朝廷失道,民心尽失,武昌首义,实乃顺天应人之举。我谢明远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上阵杀敌,唯有倾尽家财,助义军一臂之力,方不负平生所学,不负这‘谢’字姓氏!”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云娘泪如雨下,却不再劝阻,只是默默转身,开始翻箱倒柜。她知道,丈夫一旦做出决定,便再无转圜余地。

    当晚,谢家宅院灯火通明,却无人入眠。云娘和福伯、张妈一起,将家中所有能够变现的财物清点、打包。谢明远则伏案疾书,写下一封长信,信中不仅表明支持革命的心迹,还附上了他对荆州旗营布防、城内粮草储存等情况的观察与分析。

    八月二十六(10月17日)凌晨,天色未明,秋雨终于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一个穿着蓑衣、渔民打扮的精悍汉子被福伯从后门悄悄引入。谢明远将打包好的财物和那封密信郑重交给对方,又将那柄青铜短剑递过去:“此物虽旧,或可助义士们砥砺锋芒。”

    那汉子接过东西,入手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化为敬意,抱拳低声道:“先生高义,湖北军政府与革命同志永志不忘!保重!”说罢,身影一闪,便消失在蒙蒙雨幕与尚未褪尽的夜色中。

    谢明远站在门廊下,望着那人消失的方向,久久未动,任凭冰凉的雨丝打湿他的肩头。他完成了平生最大的一次豪赌,押上了身家性命,赌一个虚无缥缈的新天。完成这一切后,他感到的不是轻松,而是一种近乎虚脱的疲惫,以及一种对未知命运的深切恐惧。

    送走“渔民”后不到两个时辰,天色刚亮,急促而粗暴的砸门声便如同惊雷般炸响了谢家宅院的宁静。

    “开门!快开门!官军查案!”

    福伯刚将门闩拉开一条缝,厚重的黑漆木门就被猛地撞开,一群如狼似虎的清兵手持刀枪,蜂拥而入。为首的是一个穿着八旗军官服饰的佐领,面色狰狞,目光凶狠地扫过惊惶失措的云娘、福伯和张妈,最后定格在闻声从书房走出的谢明远身上。

    “谢明远!”那佐领厉声喝道,“有人举报你私通武昌乱党,资助逆军!给我搜!”

    兵丁们立刻散开,如同土匪般冲进各个房间,翻箱倒柜,砸毁器物。顷刻间,原本清雅整洁的宅院一片狼藉,书籍、纸张、衣物被扔得到处都是,瓷器的碎裂声不绝于耳。

    谢明远强自镇定,拱手道:“这位军爷,怕是误会了。谢某一介寒儒,安分守己,岂敢……”

    “寒儒?”那佐领冷笑一声,打断他,猛地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抖开,“这是从逆党身上搜出的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