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东征序曲 (第1/3页)
    民国十四年(1925年)二月的岭南,春寒料峭,细雨绵绵。石滩一役的硝烟尚未在记忆中被完全涤荡,教导第一团乃至整个黄埔校军,便已沉浸在一种更为宏大、也更为迫切的临战氛围之中。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日夜不停,广州城内外,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番号各异的部队在集结、开拔,车马辚辚,尘土飞扬。各种番号、命令、敌情通报雪片般飞来,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东征!讨伐盘踞东江、勾结帝国主义、屡次威胁革命策源地的军阀陈炯明!
    谢文渊手臂上的伤口已基本愈合,留下一道暗红色的疤痕,如同一个无声的勋章。他正式去掉了“见习”二字,成为教导第一团一营二连名副其实的排长。石滩战斗的洗礼,不仅洗去了他最后一丝学生的青涩,更在二排士兵心中确立了他不可动摇的威信。赵铁柱等人看他的眼神,已全然是下级对上级的信服与依赖。
    团部、营部接连召开各级军官会议,进行战前动员与敌情通报。地图被挂了起来,上面用红蓝铅笔清晰地标注着敌我态势。陈炯明的主力林虎、洪兆麟等部,数万之众,依托惠州 坚城和东江复杂水系,构筑了多道防线,妄图负隅顽抗。而革命军方面,则以黄埔校军(教导一、二团)为绝对核心,联合部分粤军,组成东征联军,由蒋介石(以军校校长身份参与指挥)等人统筹指挥,决心以犁庭扫穴之势,廓清东江。
    “同志们!此战关乎革命根据地之存亡,关乎总理事业之成败!” 在一次全团军官大会上,团级长官声色俱厉,“陈逆炯明,叛徒也!彼辈据守惠州,自以为固若金汤!我革命军人,就是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要让全中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武力!”
    口号激昂,但具体的作战任务,却沉重得让人窒息。教导一团再次被赋予先锋重任。而一营,作为团里的尖刀,其作战预案中,攻坚、破障、打开突破口,几乎都是首要选项。谢文渊看着地图上那标着“惠州”二字的坚固堡垒,以及周边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符号,心情凝重。他知道,相比石滩的小规模接触,东征将是真正意义上的血战、恶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