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铁流北进 (第2/3页)
部队在韶关下车,开始徒步行军,进入湘南地界。与东征时期在广东境内作战不同,北伐是真正的远征。漫长的行军路线,陌生的地理环境,迥异的民情风俗,以及即将面对的、实力雄厚的北洋军阀,都对这支新生军队构成了严峻的考验。
湘南的山路崎岖难行,时值盛夏,酷热难当。士兵们背负着沉重的装备,每日行军数十里,汗流浃背,脚底磨出血泡。疾病(如疟疾、痢疾)也开始在队伍中蔓延,非战斗减员逐渐增多。补给线拉长,后勤供应时断时续,饥饿与疲惫如同影子般跟随着这支队伍。
谢文渊深知行军队列保持和士气维持的重要性。他骑着马(营长配备乘骑),不停地在行军纵队前后巡视,督促军官照顾好士兵,及时处理伤病员,合理安排休息。他将自己的饮用水让给中暑的士兵,将自己的干粮分给体弱者。他的身影,成为了疲惫队伍中一根稳定的支柱。
“营长,这鬼地方,比广东热多了!路也难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一个来自潮汕的新兵,喘着粗气抱怨道。
谢文渊勒住马,看着眼前这张被汗水和尘土糊满的年轻脸庞,沉声道:“这才刚开始。北伐的路,还长得很。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来?是为了让全中国的老百姓,将来都能走平坦路,过安稳日子!现在吃点苦,算什么?”
他利用行军间隙和宿营时间,组织营里的政工人员和军官骨干,开展宣传鼓动。讲述北伐的意义,介绍湖南农民运动支援北伐的情况,强调革命军的纪律,要求做到“不拉夫、不筹饷、不占民房”,以实际行动赢得民众支持。
当部队经过一些村庄时,确实看到了与北洋军阀统治区截然不同的景象。有些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