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祖坟拆迁:用技术化解人情难题 (第2/3页)
他拿起毛笔,在祖坟旁边画了一条平滑的曲线,又在曲线和祖坟之间画了一道虚线,标注上“缓冲带”三个字。这样一来,道路既避开了祖坟的核心区域,又没有增加太多距离,坡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能行吗?”工匠头领凑过来,指着曲线部分,“这段路是弧形的,施工难度比直线大,而且马车走弯道会不会不安全?”
“放心,我算过了。”风渡墨指着图纸上的标注,“这段曲线的半径是三丈,马车转弯完全没问题,而且我会把弯道外侧垫高,内侧降低,防止马车侧翻。至于施工难度,多花点心思就行,总比得罪乡亲们强。”
为了让方案更有说服力,他又在图纸上补充了详细的数据:曲线长度、预计用料、增加的工期和成本,还特意标注了“缓冲带种植松柏,既护风水又挡尘土”。这张图纸,虽然是手工绘制,却有着Excel表格般的清晰和严谨,每个数据都有据可查。
【作者插话:看到没!这就是技术的力量!别人还在纠结“拆不拆”,风渡墨已经用数据画出了“两全其美”的方案!这波操作像极了现代职场里,同事们为了一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你直接甩出一份带数据、带方案的PPT,瞬间终结争论!】
第二天一早,风渡墨带着这张“曲线绕路+缓冲带”方案图,再次来到陡坡下的祖坟前。这次,他没有直接劝说,而是让衙役把图纸铺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又找来几个石子,按照图纸上的比例,在地上摆出了祖坟、道路和缓冲带的模型。
“李大爷,乡亲们,大家过来看看,我给大家画了个新方案。”风渡墨招呼道。
村民们半信半疑地围过来,李大爷也拄着拐杖,慢慢凑到图纸前。风渡墨拿着一根树枝,指着图纸上的曲线:“大家看,这条新路沿着祖坟的边缘走,完全不碰祖坟的土,而且我特意留了五尺宽的缓冲带,种上松柏树,既不影响风水,又能挡住路上的尘土,不会打扰祖宗安息。”
他又指着地上的石子模型:“你们看,马车从这里过来,沿着弯道走,一点都不费劲,比原路线也就多走了十几步路,成本和工期几乎没增加多少。”
村民们看着图纸上清晰的标注和地上直观的模型,议论声渐渐小了。有懂点木工活的村民,拿起树枝量了量曲线的弧度,点点头:“这弯道设计得确实合理,马车走起来没问题。”
李大爷盯着图纸上的缓冲带,沉默了半天,终于开口:“风先生,你说的是真的?这条路真的不碰祖坟的土?缓冲带种上松柏,真的能护风水?”
“我以官府的名义担保!”风渡墨郑重地说,“施工的时候,我会亲自盯着,要是有半点损坏祖坟的地方,你们随时可以停工!而且松柏树四季常青,象征着子孙绵延,种在祖坟旁边,也是一件好事。”
他又补充道:“另外,修缓冲带和种树的钱,由官府承担,不用乡亲们出一分钱。等路修好了,我还会在缓冲带旁边立一块石碑,刻上‘护陵修路,两全其美’八个字,让后人都知道乡亲们为了全县民生,做出的让步。”
这番话彻底打动了村民们。李大爷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又看了看风渡墨诚恳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风先生,我们信你!只要不碰祖坟,我们就不阻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