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 第26章 银质争议:“验银师”的诞生

第26章 银质争议:“验银师”的诞生

    第26章 银质争议:“验银师”的诞生 (第2/3页)

就能看出银子的真假好坏。这次来郡府推广,他特意把周银匠带在了身边。

    很快,周银匠被请了过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坩埚、一把精准的小秤,还有一个小锤子,往台阶上一站,就开始演示:“大家看好了,这第一招是‘火烧验银’,真银不怕火炼,烧完之后还是白亮的;要是掺了铜或铅,一烧就变黑!”

    说着,他拿起老农那锭银子,放在炭火上烧了一会儿,拿出来一看,银子表面只是微微发黄,并没有变黑。“这银子成色八成五,是好银子!”周银匠大声说道。

    【作者插话:好家伙!周银匠这波是古代版的“质检工程师”啊!三招验银法简单粗暴又实用,比现代的光谱仪还接地气!只能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风渡墨这波人才引进太到位了!】

    百姓们看得啧啧称奇,纷纷把自己的银子递过去。周银匠又演示了“称重辨银”和“听音识银”:“同样重量的银子,成色越高,体积越小;用锤子轻轻一敲,真银的声音清脆悦耳,掺了杂质的声音就很沉闷。”

    有个年轻人不信,递过来一锭掺了大量铅的假银子。周银匠用锤子一敲,“噗”的一声闷响,再放到火上一烧,瞬间变黑。“你这银子掺了铅,是假的,不能用来缴税!”周银匠当场揭穿。年轻人脸一红,灰溜溜地挤出了人群。

    演示结束后,风渡墨当场宣布:“从今天起,全郡各县都设立验银点,由周银匠培训一批‘验银师’,专门负责鉴定百姓缴税银子的成色。我们还制定了统一标准:上等银(纯度九成以上)缴1两抵1两税;中等银(纯度八成到九成)缴1两2钱抵1两税;下等银(纯度七成到八成)缴1两5钱抵1两税;纯度低于七成的,一律不收,由验银师告知百姓去哪里兑换好银!”

    他还让人把这个标准刻在石碑上,立在每个验银点和缴税点旁边,白纸黑字,一目了然。“以后谁要是再敢乱定银质标准,不管是粮商还是衙役,一律杖责五十,罚没家产!”

    新规一出,百姓们彻底放心了。每天,验银点都排起了长队,验银师们用周银匠教的方法,认真鉴定每一块银子,还耐心给百姓讲解成色知识。有个验银师用小锤子敲银子听声音,百姓们好奇地围着看,纷纷说:“这师傅敲敲打打,比算卦先生还灵!听一声就知道银子好不好!”

    粮商们的阴谋彻底落空了。之前靠诬陷百姓银子成色差压价收粮的粮铺,现在门可罗雀;那些散布“官府收假银”谣言的粮商,被百姓们当成了笑柄。临和县的王粮商,看着自家粮铺里堆积如山的粮食,气得直拍桌子——百姓们现在都先去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