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定鼎(上):权柄 (第2/3页)
现实的默许与期待。
万福麟和汤玉麟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同样心思电转。
先前辅帅的劝说和少帅的许诺浮现眼前。
因此,当张汉钦目光扫过全场,再次问道:"对于上述提名,诸位可有异议?"时,
张作相率先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无比清晰:"汉钦提名的人选,皆是专业干才,足以胜任。老夫没有异议。"他定了调子。
万福麟随即接口:"辅帅所言极是,我等赞同。"
汤玉麟也瓮声瓮气地附和:"没意见!"
连最有话语权的人都表态了,其他人自然更无话说。
"全员通过。"张汉钦的声音落下,一锤定音。
这看似平静的审议过程,实则蕴含了深刻的政治妥协、利益交换和无声的威慑,标志着权力核心的转移已初步完成。
——————————
机构骨架既定,张汉钦立刻拿出了那份早已准备好的《东三省驻军调整与边防巩固方案》。
当方案细节被宣读时,会场气氛瞬间紧绷。裁军二十二万!重组序列!资源向奉天嫡系倾斜!
汤玉麟脸色铁青,几乎要再次拍案而起。万福麟眉头紧锁,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敲着。就连张作相,也面露凝重之色。
张汉钦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和时间串联的机会。他目光扫过张作相、万福麟、汤玉麟等已被授予"终身委员"尊荣的元老,声音沉稳却带着巨大的压力:
"辅帅,各位叔伯,"他的称呼带着敬意,但话里的意思却不容置疑,"汉钦深知此举触动甚大。但请诸位细想,我东北如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冗兵之累,财政已近枯竭!若不刮骨疗毒,汰弱留强,集中资源打造一支真正可战之军,我等如何对得起父亲的基业?如何对得起三千万东北父老?"
他顿了顿,观察着元老们的反应,继续加码,同时也是给出承诺:
"此番裁撤,绝非简单的一刀切。我已令成立'官兵安置考评委员会',对所有裁撤官兵进行考核分流。精锐补充新军,待遇从优;合格者转隶警察、护路队、厂矿护卫,饭碗绝不会丢!其余发放丰厚退役金,提供土地路引,助其安家立业!此举既可精兵,又可安民,更可杜绝溃兵为祸地方!"
"至于诸位叔伯,"他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下来,"你们的部队,整编后仍是东北军的骨干。诸位在委员会中地位尊崇,今后重大决策,仍需倚仗各位叔伯共同议定。东北是大家的东北,绝非汉钦一人之东北。此番整顿,是为了让咱们这个家底更厚实,拳头更硬,将来无论是对南京还是对日本人,说话才能更有底气!若只顾眼前自家那点人马,将来大厦倾覆,谁又能独善其身?"
这番话,软硬兼施,既点明了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