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86章 幕后黑手

第86章 幕后黑手

    第86章 幕后黑手 (第1/3页)

    昭和五年(1930年)七月十九日 下午三时整

    日本东京 皇宫 凤凰间

    凤凰间内,檀香的青烟与陈旧木料的气息混杂,凝滞在闷热的空气中,沉重得仿佛能压弯人的脊梁。

    御前会议选在这隐秘的和室,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此事已超越寻常国务,直抵国体核心。

    天花板上巨大的金凤展翅图案,在摇曳的烛光下投下动荡的阴影,笼罩着分列两旁的帝国最高决策者们,他们的脸在明暗交错间显得晦涩难明。

    ————————————

    御帘低垂,其后昭和天皇裕仁的身影模糊难辨。

    他平静到近乎虚无的声音透过帘幕传来,不带一丝波澜,却带着天生的威压:

    “诸卿,满洲事态,关乎帝国荣辱。滨口首相,且陈述内阁之见。”

    ————————————

    首相滨口雄幸面色蜡黄,强撑着病体起身:

    “陛下,臣等详查刘家窝棚事件。证据……确凿无疑,藤原俊介等人之暴行,令人发指,严重玷污帝国声誉。”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力气,

    “为免事态扩大,危及我在满蒙之根本权益,内阁与外务省一致认为,当务之急,在于迅速息事宁人。”

    “应在通牒时限内,交出直接凶犯,表达遗憾,并给予赔偿。以此……展现帝国之法治精神与国际公义,或可换取外交回旋之余地。”

    “张汉钦虽言辞激烈,然其内部绝非铁板一块,若能展现诚意,或可引导其走向谈判,避免……兵戎相见。”

    外相币原喜重郎紧接着补充,声音急促地强调了英美舆论的滔天巨浪与国际孤立的风险,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绞在一起。

    ————————————

    滨口话音未落,一声冰冷的冷哼骤然响起,如同刀锋出鞘。

    海军军令部长伏见宫博恭王殿下甚至没有起身,军刀鞘重重顿在榻榻米上,发出沉闷的“咚”声。

    “怯懦!”

    他声音不大,却像鞭子一样抽在凝重的空气里。

    “滨口君,你的话里,我只听到这两个字!”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首相,

    “交出帝国臣民?哪怕他是个废物,也是向支那屈膝认罪!”

    “此例一开,帝国在满洲数十年的血汗与威信,顷刻荡然无存!”

    “张汉钦就是看准了你们的畏战之心,才敢如此猖狂!”

    “海军将士枕戈待旦,旅顺港、朝鲜海峡,固若金汤!支那若要挑衅,便让他们尝尝舰炮的滋味!”

    “若一味退让,丢掉的何止是满蒙?是整个东亚的领袖颜面!”

    他的话语短促而激烈,充满了皇族的傲慢与对文官集团的极度蔑视。

    ————————————

    陆相宇垣一成面色凝重如水。

    他本与滨口同属“条约派”,倾向协调。

    但藤原义雄会前的密谈,与那沉甸甸的压力,让他腹中如同塞了冰块。

    他缓缓开口,语气刻意放缓,字斟句酌,仿佛在刀尖上行走:

    “陛下,事件本身之是非,自有公论。然其处置之道,确需考量……全局之影响。”

    “轻易交人,恐寒了满洲数十万侨民与关东军将士之心。”

    他话锋一转,

    “然,贸然开启战端,亦非万全之策。

    当前支那关内,常、阎、冯等人混战正酣,此确为我开战之窗口。

    然张汉钦在东北整军经武,实力……不容小觑。”

    “臣以为,或可……暂缓直接交人,以拖待变,静观支那内部反应与英美动向,再谋后动。”

    这番看似中立的言论,实则巧妙地将船舵扳向了藤原预设的航道。

    ————————————

    会议顿时陷入一片压抑的争吵。

    文官们强调经济制裁的毁灭性,军人们则高喊“国体尊严”。

    端坐于贵族院议长席位的藤原义雄,始终如石佛般沉默,唯有镜片后的目光偶尔扫过众人,冰冷地评估着每一方的筹码与弱点。

    直到天皇的声音再次从帘后传来,点名于他:“藤原卿,贵族院及枢密院有何见解?”

    ————————————

    藤原义雄这才缓缓起身,微微一躬,动作优雅却带着千斤重压。

    他开口,声音沉稳得可怕,每一个字都像经过精密打磨的冰锥。

    “陛下,臣……痛彻心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