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江潮暗涌 (第3/3页)
细缝,予人守口如瓶、精于计算之感。他语调冷静如算盘珠的最终定位,带着一丝审慎:
“北地潜力,确如二位舵主所言,不容小觑。然投资之事,尤需权衡风险。其地缘位置偏于关外,国际承认度目前仍逊于金陵,未来局势演变,皆为变量。且资本投入,需考虑回报周期与政策连续性。还需多方探查,谨慎权衡,不可因一时之热而盲目。”
影舵那猩红如血、形似扭曲鬼脸、嘴角却诡异地向上扬起似笑非笑的面具下,发出沙哑而阴冷的声音,仿佛毒蛇吐信:
“呵呵,债舵总是这般谨小慎微。最大的风险,难道不是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已经出现裂痕、并且被笨拙之手捧着的篮子里吗?”
“金陵顽石如今倒行逆施,岂止是商界怨声载道,学界离心离德?据我手下儿郎们从各处探知,那股怨气,早已如地火潜行,弥漫于军、政乃至其内部……”
“北边那位,手段才叫高明,不动声色间,技术专家、青年才俊,乃至失望之士,人心已悄然北向。此时若不早下决断,伺机下注,难道要等别人占尽先机,我等再去摇尾乞怜吗?”
“若要搅动风云,北边才是那根最能撬动全局、收益也可能最为丰厚的杠杆。”
他与三闸一样,言语中充满了对操纵时局的渴望与自信。
————————————
首闸“镇海铁牛”静静听着众人的议论,目光再次投向那厚重的窗帘缝隙,仿佛要穿透这短暂的宁静,看清未来更猛烈的风暴。
良久,他缓缓开口,一锤定音:
“看来,共识已初步明朗。金陵之路,狭隘且渐行渐窄,非我等托付身家性命之良选。北地新木,虽经风雪,然根基日固,生机盎然,值得我会郑重观望,并适时投入资本,以图未来。”
“银舵,约两年前便已应镇北公子之邀,循‘潮路’北上,如今在彼处身居要职,深得倚重……想必对此已有深切体会,正在为我等铺路搭桥。”
他的目光若有深意地扫过那个空着的、属于五舵之首,银舵的位子——那张面具应是银白之色,光滑如镜,能模糊映出周遭倒影,却无具体五官。
————————————
“这或许,”
首闸意味深长地总结道,
“正是我会多年前布下的一步暗棋,如今到了显现其战略价值的时刻。”
“后续如何与北方建立更紧密联系,资源如何分步调配,具体路径与尺度,就由二闸统筹谋划,航舵、实舵从旁协助,影舵务必确保南北‘潮路’之畅通与安全。”
“切记,我等江潮会所求,从来非为一时的投机之利,而是要在下一个时代浪潮中,掌握足够分量的话语权,确保资本血脉无论南北东西,皆能为我所驭,利我发展。”
“眼下这黄浦江的潮水,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方向已在悄然改变。”
会议至此,尘埃落定。
————————————
七道身影无声离席,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消失在外滩华灯初上的繁华与夜色之中。
那间豪华的办公室恢复了寂静,唯有雪茄与酒液的余味残留,暗示着方才一场可能悄然改变天下财势乃至政局走向的密谈。
而那北上的空位,如同一颗早已落下、深埋棋盘的钉子,其真正的效力,正待风云激荡之时方显。
————————————
南方的压抑与北方的生机,
资本的冷酷与天下的渴望,
在这民国十九年的夏末,
交织成一曲未终的乐章!
更大的波涛,正在这看似平静的江面下汹涌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