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金兰结义 (第1/3页)
那个贼曹掾闻言面现喜色,翻身下马正冠还礼道:“听闻家主年少英雄,今日一见两军阵前谈笑自若,果然了得,宛城李严李正方有礼了。”
“李严,字正方,南阳郡宛城人,少为郡吏以才干著称,而后在刘表手下仕官,曹操吞并荆州的时候,李严任秭归的县令,他不愿在曹操手下做官,带着秭归的兵马投靠了刘璋。刘璋失败遂归了刘备。
史书上说‘以治事能干著称’。据说他能和黄忠大战几十回合,可见李严的武力值很是不错。刘备临死的时候,李严为托孤大臣之一,地位仅次于诸葛亮,诸葛亮见他和自己的政见不和,但也认可他的能力,诸葛亮认为李严和陆逊不相上下,就让李严镇守永安,防备东吴的陆逊及魏国的孟达。
李严是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本身是文武兼备才华横溢之人,以刘备评价马谡的眼光之毒,任命李严为仅次于诸葛亮的故命大臣,就可见一斑。
大概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与亮’的原因,李严不愿长久做着,有名无实的尚书令、中都护、骠骑将军,李严想把诸葛亮摆平。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嫉妒诸葛亮北伐中原的功绩,致国家大事如儿戏,故意运粮不济使北伐大军劳而无功。就这样,让诸葛亮抓住他的小辫子,把他整成庶人,而后忧虑而死。
有野心很好,准确来言李严的野心,只是上进心而已,青史留名高官厚禄,有几个男人可以逃脱这些诱惑,今天先许下空头支票引起他的兴趣,投其所好,不怕他不上钩,搞好关系之后,哈哈哈,偶就会多一个鞍前马后的小弟。
偶既然知道了他的性格及缺点,就要扬长避短,时不时点醒敲打一番,一定会是偶的左膀右臂,不然实在愧对穿越一族的威名。”
想到这里,刘谦摆出最真挚的笑容说道:“正方兄之言,谦愧不敢当,正方兄的大名小弟早已如雷贯耳,只恨没有闲暇前到贵府叨扰,今日一见,实在平了谦三生之愿,小弟唐突,厚颜以兄称之,望正方兄莫怪。”
李严面色微红道:“家主客气了,正方区区贱名,怎值得少家主赞誉,家主以兄弟相称,正方高攀了。”
刘谦下马朝他爽朗一笑道:“正方兄不要客气,为兄之才,岂是区区郡吏可以施展开来,正方兄文武兼备,兵法韬略政事治理无一不精。以小弟之浅见,最起码是郡守之才,待谦面呈大将军时,一定举荐正方兄。有朝一日,正方兄官拜得三公九卿,莫要忘了提携小弟一把吆!”刘谦料想李严不是出于豪门望族,不然在刘表手下混了十几年,还是一个小小的秭归县令,历史上文聘年纪轻轻,早已进了刘表中枢机构,身为主持荆州为数不多的实权派领兵大将。可见,在汉末一个人的出身和前途,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李严的眼睛明显一亮,外表如常深施一礼道:“正方略有薄才,不值家主如此赞誉。”不过从他微微颤动的手指可以看出,此时他心中翻山倒海般的激动。
这个刘谦能理解,虽然有“金子放在那里都能发光”这句名言,可是于此对立的,还有一句话更为精辟“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不然,大画家梵高不会让人当作疯子,以自杀结束了三十七岁的生命。
现在,有一个了解他欣赏他的人,出现在他面前,他怎么会不激动,更何况,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