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正是招兵买马时 (第2/3页)
面积单位:一亩=340平方步=666.67平方米=1.40大亩=3.4小亩
刘谦强制颁布的度量衡改革,没有遭到一点阻力,看来经过广为传播的造神运动之后,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已经牢不可破。
刘谦露出最真诚的笑容,龇牙笑道:“贝叔,咱们的军备也该提上日程了,这次咱有钱了,你老,还有什么借口推脱?”
刘贝脸色微红道:“少爷还在章陵时,我就安排人去凉州买马,两万匹,这可是开汉以来的大手笔呀。”
原来,刘谦与刘贝第一次会谈时,劝说刘贝进行大规模战备。刘贝认为刘谦有点胡闹,购进大批良马,纵然使朝廷知道,顶多罚没归公,而招兵数万,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可也不敢不听,于是只执行购马一项。
一次购买两万匹良马,不可能不惊动地方官府,而大批购马,绝对是官府打击对象。除了一路重金开路外,必须上边有人帮你疏通。
何进多金好名,不好说话,刘贝就找到了何苗。何家有钱,这是无容置疑的,可惜何苗不是家主,不能支配何家的钱粮。可是何苗为人好友,爱讲排场,一直和十常侍往来频繁,常常羡慕中官府高园深,其中富丽堂皇。自以为当朝国舅,最近又官拜河南尹,就起了攀比之心。刘家逢年过节往年送礼具百金,与何苗关系一直不错,这次许他一匹马三千钱的好处。在西凉买匹良马价一金,而他就获利十分之三,两万匹马六千金,够买三个三公来做,何苗很满意。
刘谦不知所谓的哼了一声。
刘贝同志孜孜不倦为自己争取:“边郡马价每匹一金,两万匹马两万金;一个来回,一年的衣食住行,归途的马料,一万金;疏通关节需一万多金。
喂养一年要一万四千金;五万士兵吃得多,每年消耗粮食,按大米计算,需要160多万石,折钱近五万金;衣物每年每卒四千二百钱,粮饷每卒每年六千钱,月耗油七升,盐三升,要花掉五万多金;普通武器就是自己打造,刀一把八百钱,弓一把六百钱,箭支一只十钱,盔甲八千多钱;马鞍嚼嘴每副八百钱,又是五万多金。何况这些还不好弄到,闹黄巾那阵子,我们可是掏了七八倍的价格,才买来一千多副。按照少爷的要求,五万兵两万马,一年下来就要花去二十多万金,加上其他开销,一年三十万金都不够。三年要花掉都少?”
刘谦霍然站起,咬牙道:“花!再多也值!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
&&&&&&&&&&&&&&&&&&&&&&&&&&&&&&&&&&&&&&&
练兵运动开始了,以前在刘谦手下饱受摧残的家兵,都升官发财变成了教官。遗憾的是,刘谦手下没有熟悉骑兵战术的人才,只好委任骑牛出身的魏雄为长官。
天马谷,就是刘家以前养马的山谷,一直以来没有名字,刘谦就给它整个响亮的名字——天马谷。
刘谦不懂马,欣赏的只是,清晨数千匹马儿一起奔腾的场面,很好看,很壮观,使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横刀驰骋万里。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轰轰地响彻心扉,就像隆隆的战鼓催人向前向前,刘谦随着马流闭上眼睛,幻想着奔驰在蒙古高原、天山谷地、帕米尔高原、亚平宁半岛。
在刘谦极力要求下,刘贝通过暗箱操作,以上报朝廷一千丁的数额,实际上招了八千多名壮丁,加上其家属两万多人。刘家一下子沸腾了,建房、加灶,能自己动手的全都自力更生,好在是农闲时节,大家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在刘家老人的安排下,也搞得井井有条。
在刘谦强烈主持下,进行了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