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瓮中捉鳖 (第1/3页)
事实再次验证了贾诩的高智商,事发第三天,中平四年五月十二日,官拜破虏将军、河东太守的董卓到了茂陵。
对于凉州老乡董卓,贾诩了解颇深。董卓,字仲颍,陇西临洮人氏,年轻时生性豪爽以健侠之名,此人膂力过人,并且经常带着两壶箭支可以左右开弓,羌胡众豪帅与之相善。
孝桓帝末年以羽林郎从军,每逢战事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之后历郎中、军司马、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郎将、破虏将军。中平二年镇压凉州叛乱有功,进封嫠乡侯,邑千户。
大汉的每个军阶都留有董卓的脚印,可以说董卓的功勋是他一刀一枪拼打出来的,若不是他出身低微,又加上朝廷并不是很重视武将,他应该早就进入朝堂。
如今董卓依旧做着他的河东太守,可是他和大汉其他的郡守又不一样,他是大汉唯一一个加将军号的郡守,也就是说,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拥有自己的合法队伍,以便帮助朝廷抵御南匈奴骚扰雒阳之患。
董卓的凉州大军大部驻扎在河东郡,在三辅驻扎一万人马,分别是杨奉部和郭汜部,为了加强对三辅地区的控制,董卓以郡兵战力过低为由,更换了守陵的戍卒,可见此时的董卓已经动起了歪脑筋。
随着地位的艰难上升,董卓很是明白保持实力的重要性,为了向上爬,为了贿赂宦官大臣,他的本性变得极端贪婪,当看到何苗军在三辅四下掠取,深谙此道的董卓便红了眼睛,不甘寂寞的河东军,随即加入了“强盗”的队伍,变本加厉的“扫荡”三辅的豪族,殊不知刘谦早就张开了网罗,等待着他们的降临。
董卓人并不笨,何况他还有智囊——女婿李儒,听到残兵的回报,立刻知道自己中计了,而且是很早就准备好,针对他们的奸计。董卓不愧是个恨人,马上斩杀数个曲长等一众下等军官,派人拿着他治军不严的条陈到雒阳,重金贿赂宦官摆平此事,一边还念念不忘何苗手中的真金白银,同时上书天子,愿出兵平定王国之乱,想从何苗手中分走一大笔羹。
以他来想,何苗出名的胆小如鼠,而刘谦只是一个嘴上没毛的黄口小儿,只要恐吓住了何苗,大军的主导权就落在他的手中。可是这个如意算盘他又打错了,无论他怎么也想不到,何苗帐中还有一位对他了如指掌的贾诩,他的一切行动早在贾诩的运筹帷幄之中。而贾诩之所以不让把罪证上报,就是知道董卓一定会采用舍军保帅,贿赂中官的举措,不如索性卖给董卓一个人情,方便以后行事。
董卓身量颇大,五十五岁的董卓给刘谦的感觉很是失望,臃肿的身体看不出他往日的雄风,古铜色的脸上也没有睥睨天下的傲人眼神。纵横交错的皱纹爬满了他的面孔,茂密的虬髯蓬乱的遮着前胸,虬髯之间露出一张宽阔的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