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四十六章 北军易帜 (第1/3页)
第二更到。晚上还有第三更。
&&&&&&&&&&&&
光熹元年五月十一日,南阳郡。
清晨的暖风掠过郁郁葱葱的树林,掠过水量暴涨的白河,掠过坐落于西鄂的刘府,也掠过少女蔡琰的心田。
自从端午节离别已有六天了,虽然马荷时不时将刘谦胜利平安的消息告诉她们,可是蔡琰却依然对刘谦牵肠挂肚,每天都祈祷神灵保佑刘谦平安得胜。
离别时,刘谦牵着她的小手,深情的向她保证抽空会给她写信,信中会将累积的思念倾诉给她。但是蔡琰再也不是往日那个对战争一无所知的少女,她跟随刘谦亲眼见证了潼关的激烈战斗,她亲历了从备战到刘谦带领特战队夜间攻城的全过程,那些危险又忙碌日子永远刻在她的脑海中,为此她对刘谦的保证并不抱太大希望。
可是,就在今天清晨,刘谦写给几个心爱之人的家书了抵达西鄂。蔡琰来不及去看别人的家书,她欣喜的攥着手中厚厚的书信,一颗心儿跳动的如同第一次见到刘谦那般起伏不停,顾不得冒着热气的早餐,雀跃着跑回了闺房,欲细细品味爱情的甘甜。
反复读了几遍刘谦每次都不尽相同的甜言蜜语,西鄂炎热的五月天,一下子变得犹如三月天气一样舒适宜人。直到几乎将刘谦十几页书信烂熟于心,蔡琰才细心的将家书轻轻的折叠好,小心放在榻首精美的雕花檀木盒子中,这才轻摇莲步回到了后厅准备吃早饭。
由于如今的战局还不明朗,刘谦又长久不在汉州主持大事,马荷几乎每天都要到宛城参与政务,以此来稳定汉州各位臣僚的军心。可是在这个年代,一个妇人天天抛头露面和一干大男人打交道,非常容易引起民间的非议,马荷为了将坏影响降到最低,就要求刘谦其余的红颜知己陪同她一起到宛城处理政务。
蔡琰知道马荷精明的心思,她陪伴马荷的日子马荷很自律,马荷大多端坐于正堂和臣僚交流意见,偶尔在需要的时候也会到各地去视察。因此蔡琰认为马荷应该不会怕民间的流言,马荷怕的是,她们几个写给刘谦的书信中诬陷马荷。
要知道马荷参政原本就触犯刘谦的底线,为此刘谦已经在心中重重的申饬了马荷,如今再加上生活作风问题的谣言,两人之间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