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八章 掘井 (第2/3页)
虽然增加一点难度,但是还不至于让孙坚发愁,而饮用水就是一个大问题了。时值盛夏,天气炎热犹如火笼,五万大军每天单单饮用水这一项就是一个大数目,可是眼前陷入无水可用的状态,如何不让三军统帅的孙坚发愁。
小周瑜的脑瓜子很聪明,可是他也不能解决这种迫在眉睫的用水问题,在孙坚严峻目光的注视下,短短一个上午小周瑜的头顶就染上了几丝白发。
最后,不用孙坚催促小周瑜,小周瑜就和孙策周瑜一起来到军中。广为宣传,再往前边疾行三十多里,就真正进入了平原的腹地,而平原的地下水比较浅,到了那里掘井饮水足够五万大军饮用了。
三十里在古代行军,一般来言差不多就是一天的功夫了。虽说军中原来跟随孙坚的荆州兵,对于这三十里眼都不眨一下,但是对于袁术支援而来的三万人马来说,就不是一个好差事了。假如今天没有遇到没有饮水的问题,三万原袁术军绝对不会和二万荆州兵卖命的赶路,不过事情已经逼到了这一步,为了缓解口渴难耐的痛苦,他们只有强忍着天上毒辣辣的大太阳拼命向前赶。
大军在光熹元年五月十三日下午酉时末,终于进入了小周瑜所说的腹地,一个叫做霸王山的地方。霸王山不大,说白了只能算是一个平原上突出的小山包,最多有四百多米的高度。相传,楚霸王项羽当年曾囤兵于此,在这里练兵数月,于是原来一个没有名字的小山包,就有了一个十分震耳的名字。
霸王山是一个占地不大小山,远远看去就显得它在广阔的平原上有些孤零零的,而霸王山的四围就是土地肥沃地下水丰富的平原。
第一支队伍由于是骑兵,在孙策的带领下最早来到了霸王山。此时十几岁的孙策也是渴得嗓子冒烟,到了这里也没有心思探查敌情,反正最近一天来众多的斥候再也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就认为汉州军坚壁清野就是为了坚守宛城。根据去年孙坚的战例,汉州军的战斗力根本不值得顾虑,再加上一天都没见一点线索和口渴的缘故,十五岁的他那里顾得了分派人去附近搜索,马上指挥手下对着树荫下的黄土挖掘起来。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孙策,斥候不管怎么说也是人,是人总要喝水,而斥候的活动范围和搜索强度比普通士兵还大,故而他们更需要饮水。但是,摆在眼前的难题是无水可用,连三军主帅孙坚和公子孙策都无水可饮,就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