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一章 信心 (第2/3页)
作为大汉的京师,各种设施和消费条件都比较全备,在讲究享受奢侈上边,尽管宛城也是大汉为数不多的商业大城,可是也不能和洛阳城相比的。何苗在雒阳城生活了十几年,按照现在的说法,早就将他看做皇城根的出身了,心中已经很是有些看不起其他的地方。
除却享受这方面,这次前往雒阳城又和以往不同了。让何苗说句心里话,如果他不是没有后裔,如果不是刘谦这个小子确实给他长脸,让他生出未来还要依仗刘谦的想法,他绝对不肯挂着车骑将军的至高官威,跑到南阳郡这个地方来做凉板凳。现在不同了,何苗很有些苦尽甘来的感受,终于可以回到雒阳城品味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威风和福气,何苗的心情自然是非常的好。
荀彧的感受绝对不会和没有志向的何苗不同,如果让他来说,那就是终于达成他的理想。去年刘谦政变后斩尽十常侍的做法,确实让荀彧和荀攸感动了,毕竟宦官乱政自桓帝开始已经闹腾了四十多年,期间更是发动了两次党锢之乱,将党人清洗得损失惨重。而刘谦蓦然之间就将四十年的恶习全部清除,让党人一时间大有重见天日的感慨,这一点不得不让一直以除掉宦官为己任的荀氏叔侄感动。
不过,作为天下间少有的智者,荀氏叔侄绝对不会因为刘谦除掉了十常侍,就非要投效于刘谦门下。他们之所以投效刘谦,不能不说受到了刘谦尽灭十常侍的影响而心情激荡,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刘谦发展的空间很大,而刘谦手下又极端缺乏人才,他们如果拜在刘谦门下,未来就有封侯拜相的希望。
昨天,就在昨天,荀彧知道他当时的选择是对的。以刘谦让他辅助何苗的的事情,他首先清晰地看到了他有权处理国家重务了,而后从刘谦没有选择其他人而选择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的他已经端坐在三公的位置上了。从此就能看出,他去年的选择是正确的,全心全意协助刘谦防守南阳郡是正确的,这一刻,他再也没有半丝抵触刘谦的心理,决定将自己卖给刘谦了。
不提何苗和荀彧,就是依然待在汉州的官员和将领,比如马日磾和陈武等人,在取得霸王山大胜和刘谦的大胜之后,心中顿时生出无边的希望。如果此时刘谦交给他们三十万兵马,他们绝对有信心横扫中国。
大雨如注的清晨,倾泻而下的雨水钻入徐晃的眼帘,徐晃抿把脸上的雨水,不管身边的战士们能否听得见,大声吼叫着什么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