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六章玉门关 (第2/3页)
说来,邹琳内心深处是个有几分傲气的女子,她前往厅中表演只是为了刘谦,而她知道她很快就要和刘谦在一起,有过肌肤之亲后刘谦也一定会过问她的名字,故而没有必要也不想让闲杂人知道他的芳名。也可以说邹琳心思就是如此简单,丝毫没有一点阴谋掺杂其中,反而是经历过多的刘谦受经历影响太大,把这件事情无形间放大了。
想通之后,刘谦叹息一声,苦笑一下作罢,目光不经意间掠到案几上那张了忽明忽闪古琴。
方才,邹琳把这张古琴说得神乎其技,听起来甚至令人觉得匪夷所思,可是刘谦却信了。
方才没有来到这个时代以前,或者是刚刚穿越那阵子,要是有人告诉刘谦这种事,刘谦一定会泛着白眼持质疑的态度。经历过两年汉末生活之后,刘谦改变了很多观念,其中就包括了古代高科技方面的事情。
按照刘谦以前的理解,科学是随着人类进步才得到发展,经过长时间酝酿,终于在刘谦那个时代爆发出来,形成一个很强大的科技力量。
刘谦以前一直是这样理解的,直到有一天他亲眼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场景,然后才一点点改变固有的看法,同时心中有升起无数个疑问。
事情大概是这样,新婚不久,出征前夕,某一天*光明媚,刘谦就带着娇妻美妾到田野中放风筝。
当时大家玩的很尽兴,天真浪漫的蔡云望着天上的纸鸢感叹,如果有一天能飞到天上该有多好。或许是当时的氛围真的很温馨,或许是蔡云在刘谦面前百依百顺什么花样都顺着刘谦,刘谦这厮就多了句话,说如果按照他指定的科技规划发展,也许三百年后就能让人类在天空飞翔。
刘谦这句话顿时引起大家兴趣,娇妻美妾七嘴八舌就打听科技计划是怎么一回事。看到一种老婆崇拜的眼神,刘谦这厮就意气风发的给老婆们大概讲述了他的构思,令众美女莺声燕语围着他美美地赞美他一番。
原来事情到此结束也算是一件美事,只是刚回到西鄂刘府,一直在现场观看不发一言的葛玄就不屑的把刘谦拉到一旁,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木头削成的小鸟,一扬手,丢入空中的木鸟展翅飞翔,翩翩飞舞了三圈,然后又落入了葛玄的手中。
刘谦使劲揉了揉眼睛,望着一脸坏笑的葛玄手中的木鸟没有消失,如遭雷击。
早先念书时,书上说鲁班曾经削竹为鸟展翅飞翔的故事,刘谦一直当做神话传说对待,其实心中根本不信古代的科技技术能达到这般地步。因为别说古代,就是现代也没有什么干电池可以支持玩具在天上三天三夜不下来。
可是,眼前真实的情形又该如何解释?
刘谦很困惑,葛玄很傲然,根本不理刘谦苦苦恳求解惑之色,随便丢给刘谦一本书就潇洒的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走开了。
刘谦接过来一看,是一本《列子》。
《列子》这本书刘谦知道是记述一个叫做列御寇的传记,其中记述了很多类似神话的小故事。据说列御寇此人可以御风而行,一日御风数千里,很是有些神仙的架势。可惜列御寇此人一生穷困,本身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百姓。
时下刘谦追求的是治国之策,各种治国安邦的大著作还没有时间一一拜读消化,哪有时间去看这种消遣的闲书?故而刘谦只是略知《列子》之名,却没有读过。
以刘谦对葛玄的了解,葛玄既然丢下这本书,那就说明刘谦想要知道的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边,处于对葛玄一贯的信任,刘谦消遣的心理阅读了《列子》。
起初,刘谦抱着看神话故事的心态阅读《列子》,可是读了一些读到《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故事之后,刘谦就收起了轻视之色,端正心态的读了下去。
不久,《列子。汤问》篇中一个看似荒诞的神话故事吸引了刘谦。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周穆王西狩归来途中,一个叫做偃师的能工巧匠觐见穆王,向周穆王献上了一个相貌俊美的男优伶。该男优伶能歌善舞,舞姿优美,很是让周穆王和众臣子喜欢。
舞蹈即将结束,大家纷纷盛赞男优伶舞技高超,这时周穆王忽然发现,待在下边领赏的男优伶正在给他的嫔妃暗送秋波。是可忍孰不可忍,堂堂天子头上你小子也敢动土,周穆王立刻转喜为怒,非要当场处死偃师和这个男优伶。
偃师见周穆王要处死他,非常恐惧的对周穆王说,这个男优伶并不是一个真人,只是他制造的一个玩偶而已。周穆王上前认真端详一份男优伶,见男优伶明明是一个活人,那里还肯相信偃师的鬼话,说着就要下令处死偃师。
周穆王不相信偃师,偃师也没有办法,可是他也不甘就这样死去,紧要关头灵机一动想出一个证明的办法。他对周穆王说,是我带来这个优伶得罪了大王,请大王准许我杀死这个优伶之后在处死我。
周穆王见身边侍卫林立,也不在乎偃师跟伤害他或逃走,就答应了偃师的要求,并且送给了偃师一个短刀,然后抱着看戏的态度关注事态的发展。
看到偃师拿着短刀来到优伶面前,周穆王原以为一定看到一场血肉相残的局面,不料却看到男优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