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汉光熹 > 六百一十一章 姐夫黄承彦

六百一十一章 姐夫黄承彦

    六百一十一章 姐夫黄承彦 (第3/3页)

孩子才三个月大,正处于死亡率高峰期,如果孩子因改变环境最终夭折的话,不说蔡琰不会原谅刘谦,就是刘谦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

    故而,当奉命规劝蔡琰的刘晔妻子回去之后,想到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大义,为了刘谦和孩子的幸福,就是心中有些不情愿,蔡琰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当晚,心中毫无主见的蔡琰,等刘谦回家后就去找刘谦拿主意。

    不得不说,尽管郭嘉等人认为他们一直很了解刘谦,可是他们还没有真的看清刘谦有一颗不属于这个年代的大脑。因此而错误的估计错了形势,认为刘谦已经答应下来,在蔡琰前去商量的时候会劝解蔡琰应承下来。

    按早他们的惯性思维,在这个年代,家主决定下来的事情女子根本没有反对的余地,何况蔡琰已经差不多被说服,他们就简单的以为刘谦会顺势答应下来。

    可惜,他们错了,刘谦并没有拿出皇帝宝座巨大的吸引力劝说蔡琰,只是情真意切的询问蔡琰的本心,为了让蔡琰安心,并且对蔡琰保证其余的事情不让蔡琰操心。

    蔡琰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女子,当想到怀胎十月的孩子将会变成他人的孩子,从此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和幸福,在刘谦坚定的支持下,自然不会将孩子拱手让出。

    郭嘉等人见事情最后变成这个样子,均长长叹息一声,也不知道他们感叹的是刘谦爱子心切,还是感叹刘谦的顽固不化。

    最后,这件事就暂时放在了一旁,等待刘谦的其他子嗣降生,谁让刘谦又娶了甄宓和大乔小乔一对姐妹花,这三个预备役就是大家的希望所在。

    甄宓的婚事早早就定下了,只等年纪合适就成婚,这对于很多了解内情的人一点也不奇怪,前年年底,甄家见小甄宓及笄之年,为了尽早结束小甄宓每年都要去刘府住上大半年的窘境,更为了结束小甄宓对刘谦缠绵的思念之苦,在甄家催促下,刘谦迎娶了差不多变成大姑娘的小甄宓。

    婚后,为了防止小甄宓年纪小生产容易难产,刘谦就效仿蔡云的先例,没有让小甄宓受孕,等到十七岁以后生理发育成熟后,才允许她怀孕生子。

    如果说小甄宓的婚事属于意料之中的事情,那么大乔小乔的婚事就有些意外了。

    光熹元年的时候,刘谦还为这对姐妹花的事情和李冰闹了场别捏,最后刘谦承诺有缘再相会,无缘也不再强求。其实,只有刘谦心中清楚,他说这句话时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从未想过以后一定会发生些什么,更没有想过一次将姐妹花收入房中。

    令刘谦和大乔小乔都感到意外,光熹三年刘谦在拜访姐夫黄承彦的时候,极为巧合的和这对姐妹花见面了,而且见面的场景还让刘谦表演了一场英雄救美。

    在讲述巧遇刘谦英雄救美之前,就必须先说明一下黄承彦的事情。

    之前,上文提到过葛玄曾经在刘谦面前,拿出过一只竹子做的小鸟在天空盘旋,当时刘谦想问,葛玄说时候未到。

    刘谦从益州归来后,由于和袁术签订了密约,约定互不侵犯,结果造就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使连年征伐的刘谦终于闲暇了下来,有空向葛玄追问竹鸟的来路。

    最后,葛玄实在受不了刘谦的催问,就告诉刘谦,想要明白谜底最好到黄承彦那里走一遭。

    对于黄承彦这个人,刘谦绝对不陌生,估计后世的很多人都对诸葛亮的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泰山大人不陌生。

    说来,黄承彦娶了蔡云的大姐,论起来,黄承彦还是刘谦实打实的姐夫,不过熟知历史上黄承彦隐士之风的刘谦,也从来没有想过从这个姐夫那里获得什么好处。

    历史上,黄承彦和刘表的关系就和现在的刘谦一样,凭借着如此近的关系,黄承彦始终也没有在刘表手下干过一天,此后虽然比较亲近刘备,可是也没有跑到很听女婿话的刘备手下任职,更没有在曹魏和东吴那里出仕。

    对于这种甘愿一辈子做隐士的人,如果不提民族大义等论调,刘谦还是相当欣赏的,也许正是刘谦知道他办不到,所以从来没有强求过黄承彦到他那里仕官。

    当然,这些都是在刘谦不知道黄承彦手中掌握着神秘技术的情况下,经过葛玄提醒,刘谦再联想到黄承彦女儿黄月英带给诸葛亮丰厚的嫁妆,想到正是这些嫁妆保证诸葛亮研制出诸葛弩和木牛流马,刘谦立刻改变了他的态度。

    决定下来后,刘谦很善解人意,冒着令马荷和李冰吃醋的危险,宣布要携带蔡云回家省亲。不了解刘谦居心的蔡云,见刘谦如此厚待于她,立刻激动得抱着刘谦哭泣起来,当晚,又让刘谦这厮享受了他在其他夫人那里享受不了的待遇,让这厮坏笑了半晌。

    在古代,女子出嫁后,别说出嫁较远的女子,就算是距离娘家很近的女子,在讲究家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年代里,深受夫家管辖的女子,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回家几次。

    推荐阅读: -   -   -   -   -   -   -    -   -   -   -   -   -   -   -   -   -

    (天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