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五章 大决战的序幕 (第2/3页)
场,刘谦没有打出他的旗号,而是以张辽的旗号指挥前线的二十万军队,分成三个进攻方向,主要目的是将曹操军赶到淮河南岸,最后将战败的曹操军包围在寿春城中。
因为曹操的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中线地区,故而刘谦也将手中的王牌集结于此。发动徐州战役之前,为了防范军事力量最强的袁术,刘谦已经将最精锐的步兵集结于此,现在他又抽调了最精锐的骑兵部队,为此刘谦有把握完成中线的战略计划。
中线的军事力量虽然最强,可是,却不是刘谦最主要的进攻方向,故而兵力只有二十万。刘谦这次大战役的主攻方向是东线,为了一举完成东线的战略性突破,刘谦在东线集中了三十五万主力军团和六十万二线军团。
东线军团兵力之所以集结如此多兵力,是因为他们负责进攻的范围也很大,他们需要从徐州分成三个方向,分别进攻曹操手下的扬州吴郡、丹阳郡和九江郡。
为了保证东线军团全线突破,刘谦不但将凌操的北方水师交给了东线的总指挥李严调遣,而且将原计划中配合大军完成江北战略的两万江夏水师,也交给了李严。
这两万江夏水师,原来是蔡瑁手下的襄阳水师。在蔡琰事件没有发生以前,刘谦原计划希望他们可以配合大军攻打毗邻江夏的庐江郡和九江郡,首先完全控制长江以北地区,然后再整兵开赴江南。
但是,随着曹操突然的崛起,刘谦不得不暂时调整战略计划,改为首先消灭曹操的战略部署。五天前,刘谦得到葛玄送来的蔡琰前往江东情报之后,没有和任何人商议,秘密签发了调遣江夏水军的军令,而且还强调水军都督陈武亲自水军出战,蒯越为军师辅佐陈武。
由于刘谦事先的谋划,六月九日上午的时候,陈武带领下的最精锐水师,已经顺江来到了制定作战地点丹阳秣陵,做好了配合东线军团的作战任务。
对于东线和中线而言,西线军团的兵力最少,只有五万主力军和十三万二线军团,不过因为刘谦这次的战略计划是自东而西的驱赶曹操,为此他们的任务也是最轻的,他们只要稳固防守住淮河一线就算完成了任务。得知刘谦的安排后,西线的指挥官牛金和杜畿都有些失望。
有刘谦贡献出去的机械手表为样本,张瑜和马钧经过一段时间摸索之后,已经成功仿制出了时钟和怀表。虽然因为技术限制,暂时还制造不出刘谦的机械精密手表来,可是在计时方面却没有什么问题。
光熹六年六月九日辰时三刻,东自扬州吴郡丹徒曲阿,西至九江下蔡的七百多里战线上,全线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其中最激烈的正是兵力最为集中的杏村战场。
辰时初,曹操听到对面的刘谦军在频频调动,虽然有些猜不透究竟是谁在支持张辽,而释放了张辽让张辽重掌军权,可是还是敏锐的意识到,张辽今天一定有大举动。
经过和智囊团的一份商议,曹操最后决定集中兵力和张辽打一仗。第一,曹操认为张辽的兵力不会超过十万,而且因为蔡琰的事情士气不会太高。
其二,曹操认为只要能打败张辽,足以证明曹操军的战斗力超过刘谦军,这样的结果,将会迫使刘谦不得不考虑和曹操作战将会遭受的巨大损失,最终达成以战促和并能将蔡琰母子卖个好价钱的战略目的。
其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