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零四十二章 勾勒出下一代隐身技术轮廓 (第1/3页)
【未修改版】
罗凯盯着成本数据倒抽一口冷气:“难怪你们只在新型主力舰艇上试点这要是装备到战机编队,光是电费就能吃掉整个军区的预算。“他放大红外热成像画面,发现即便在隐身状态下,舰体依然有微弱的热源信号,“而且能耗这么高,红外特征还是没法完全消除。“
“这正是我们正在攻克的难题。“吴浩切换到实验对比视频,老旧涂层与新型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差异一目了然,“传统隐身材料能用化学方法批量生产,而我们的纳米涂层需要在真空环境中逐分子组装。光是这套生产设备,全球能达到标准的实验室不超过五个。“
他指着屏幕上频繁闪烁的故障报警图标,说道“更别提系统的故障率——目前每运行100小时,就需要进行72小时的深度维护。“
李卫国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或许可以尝试简化版?保留核心的电磁畸变技术,牺牲部分动态调整能力,降低对供电系统的依赖?“他调出空军现役战机的参数表,“像歼击机这种高机动装备,也许不需要全频段隐身,重点突破敌方主力雷达的探测波段就行。“
吴浩眼睛一亮,迅速在平板上勾勒出新方案:“这个思路可行!我们可以开发模块化隐身套件,根据任务需求灵活组装。不过.“
他放大某段实验录像,画面里涂层在高速气流冲击下出现细微裂痕,“材料的耐用性仍是关键。目前的纳米结构在经历10次分子重组后,性能会下降15%。“
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屏幕上若隐若现的舰艇虚影。
罗凯将手机里的技术文档与平板画面对照,指着一处数据批注道:“既然全频段隐身难以实现,不如参考现有的超材料吸波技术,针对敌方S波段、X波段雷达做定向优化。美国的F-35就采用了频段选择性隐身设计,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做性能叠加。“
李卫国调出空军装备数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