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三十章 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的骨气 (第3/3页)
创新容错机制’。只要是为了突破技术瓶颈,即使失败了,研发投入也不算‘浪费’,还能申请‘失败案例奖’——目的就是鼓励年轻人敢想敢试。去年有个团队研发光伏板自清洁涂层,试了17种配方都失败了,但他们总结的‘沙漠环境涂层失效机理’,反而帮我们优化了电磁炮的防护涂层。”
张副总听得频频点头:“这三个‘闭环’,说到底就是‘实战牵引、基础支撑、人才为本’。我在部队待了几十年,最知道‘脱节’的危害——科研和需求脱节,基础和应用脱节,人才培养和实战需求脱节。你们这个体系,就是在解决‘脱节’问题。”
讨论渐渐转向更具体的落地措施。生态环境部的专家提出,希望将极端微生物处理核废水的技术推广到民用核电站;兵器工业集团的王总则邀请吴浩团队参与新一代装甲车的能源系统研发;连一直沉默的后勤保障专家,也兴致勃勃地询问起高原口粮的量产可行性。
窗外的戈壁在夜色中沉睡,光伏板阵列像一片蓝色的星海,静静吸收着月光。会议室里的讨论却依然热烈,直到墙上的时钟指向十点,吴浩才意犹未尽地提议:“时间不早了,各位领导和专家一路辛苦,今天先到这里?后续我们整理一份详细的技术报告,再和各单位具体对接。”
周院士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星空,忽然感慨道:“几十年前,我们在戈壁滩上搞两弹一星,靠的是‘勒紧裤腰带’的韧劲;今天,你们在这里搞新能源、新装备,靠的是‘自主创新’的智慧。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这股子‘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的骨气。”
张副总握住吴浩的手,用力晃了晃:“小吴,你们做得很好。记住,国防科技不是实验室里的漂亮数据,是能让战士们在高原哨所里喝上热水,在边防线上挺直腰杆的实在东西。需要部队配合的,尽管开口——靶场、哨所、演习场,都是你们的测试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