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四十二章 崭新的黎明 (第3/3页)
的核试验基地,那时的样品在强辐射下依然保持零电阻,让所有人都激动得彻夜未眠。而现在,面对欧洲客户的严苛要求,他们依然要像第一次做实验那样,保持敬畏和细致。
“通知采购部,明天之前再准备 10套超导夹具,”吴浩对老陈说,“另外,把我们在漠河的实地测试视频整理出来,考察团来了先让他们看——与其说数据,不如让他们看零下 30度的雪地里,我们的超导电缆如何正常工作。”
老陈点头时,注意到实验室墙角的展柜——里面陈列着吴浩从大学到现在的所有实验笔记,最新的一本翻开着,上面用红笔标注着:“超导不是终点,而是让更多技术走向应用的起点。”
滨海市超导配电网试点工程的现场,吴浩穿着蓝色工装,正俯身检查电缆接口。阳光透过安全帽的透明面罩,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阴影,远处的塔吊正将一卷卷淡紫色的超导电缆吊至高空,像在城市上空编织一张银色的网。
“先生,欧洲电网公司的考察团已抵达现场,”可可的声音在蓝牙耳机里响起,“他们带来了第三方检测设备,要求现场测试电缆的超导性能。另外,联合国能源署刚刚发来贺电,决定将‘全球能源创新奖’授予浩宇科技。”
吴浩直起身,看着远处走来的考察团——米勒女士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上次会议时送的样品盒。“米勒女士,欢迎来到滨海,”他伸出手,“今天你们不仅能看到测试数据,还能亲眼见证超导电网的实际运行——我们身后的这组电缆,已经为附近的三个社区供电 72小时,输电损耗率仅 0.08%。”
米勒打开样品盒,里面的薄膜依然保持着淡紫色:“我们在德国实验室做了全面检测,你们的薄膜性能比宣传的还要好,特别是在- 25℃的低温环境下,零电阻状态非常稳定。”她指着远处的塔吊,“现在可以开始现场测试了吗?我们带来的设备能精确测量到 0.0001Ω的电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