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侍读慧眼选阿哥(下) (第2/3页)
曾国藩这位置的份量可比一个区区礼部侍郎重得多了,就权势来说,和其它部尚书相比起来也丝毫不让,要不是皇帝重臣,心腹之人,一般人根本就坐不上这个位置,怪不得曾国藩这么高兴呢。
曾国藩瞧着和珅惊愕的样子,心头沾沾自喜,但面子上还是做出一副平常的样子,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谦虚话。对于和珅,曾国藩已经把他当成了好友,一路上两人也没上轿,边走边聊,趁这机会曾国藩还特意指点了和珅去户部后应该注意的事项,虽然和珅对于政务要比曾国藩更为清楚,但也不好拂了他这一番好意,摆出虚心聆听的样子,两人一路上谈笑甚欢。
户部郎中,这位置是个肥缺,但工作强度却不太重。想当年,和珅连户部尚书都做过,一个小小的郎中哪里难得住他?上任才没几天,就把手中的事给打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和珅却未因此得闲,反而比以前更忙了。
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这并不奇怪,别忘记,道光不仅让和珅担任了户部郎中,而且还给了他一个侍读学士的头衔。户部的事虽然不多,但侍读学士可不好当啊!这个侍读学士,说起来就是宗学的老师,不仅要为宗学的皇亲国戚、旗内子弟等讲学,还有和皇子陪读的差事在内,和珅对户部郎中的位置看的不是怎么重,反而对这个差看得特别重。别忘记他前世是怎么倒台的,就是因为没和将来的皇帝——嘉庆搞好关系,导致最后抄家赐死。
吃一堑长一智,和珅既然经历过以前失败的教训,哪里还会让历史再重复一次?所以当户部的工作上轨道后,他就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侍读学士的职务中去了。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借用这个职务,接近道光的所有皇子,找出其中一个最有可能当未来皇帝的阿哥,然后接近他、讨好他、最终靠着他爬上权利的顶峰,这才能施展自己才华,从而实现改变这个国家的理想。
可是,这个办法虽然好,但也不是容易成功的。要知道前世的和珅也不是傻瓜,会不知道事先讨好接班人的好处?可关键在于清朝自雍正起,皇位继承者一向就是用“密诏立储”的方式,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那位皇子才会是真正的下一任皇帝。再说了,当年和珅位高权重,身兼六部尚书,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