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二十六章 两军持一触即发 (第1/3页)
第三卷风雷州第二十章两军持一触即
苏州已经是前线了,太平军的兵锋这时候已到离苏州不足五十里处,大军同时分兵三路,一路攻击扬州,一路攻击镇江,另一路军共计五万兵马,由罗大纲亲自率领,浩浩荡荡地向苏州城扑来。
“大帅,您可来了!”和珅刚到苏州城外,江苏巡抚杨定,江南提督邓绍良带着武官员齐齐开城迎接。
因为和珅如今兼着两江总督,而且现在又是亲自领兵援救苏州,所以杨定、邓绍良等都以“大帅”称呼,而不用平日的“堂”相称。
邓绍良身材魁伟,整个人就像座铁塔一般,英武非常。此人在军素有勇名,是位难得的悍将,更被咸丰赐与“扬勇巴图鲁”的封号,官至江南提督,是仅次于和珅两江总督之位,与巡抚平起平坐的大员。
邓绍良表面上是个粗线条,但和珅却知道此人心机颇多,用兵有些计谋,并写得一手好字。要不然,光凭着他的勇力,也坐不上如此高位,更别说统帅江南驻军了。
“大帅!请问……您此次带了多少兵马而来?”不等乡勇全部入城,邓绍良就收回了向城外望去的目光,刚才还带着的一丝喜色现在不翼而飞,露出满腹忧虑的神情向和珅问道。
“五百上海守备官兵,还有二千乡勇……。”和珅明白邓绍良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淡淡答道。
“什么!才二千五百人?”听和珅口说出的数字比自己预计地还少。邓绍良心更是大失所望,本来他还以为和珅会带数万兵马过来,没想到只带了这么点人,这些人加上苏州城的一万绿营,仅仅这么些人,怎么能够抵挡得住罗大纲的五万强兵?
作为江南提督,邓绍良早就计算过双方的军力对比。以绿营的战斗力来看,就算加上比太平军稍好些装备的乡勇与城墙依托。这一万二千五百人最多也只能抵挡住太平军三天进攻。而且这进攻时间还没把太平军惯用的炸墙战术算进去,如果城墙被太平军攻破地话,不出半天,整个苏州就会沦陷。
不仅是邓绍良见到现实远远低与希望而忧心忡忡,就连江苏巡抚杨定也是一脸苦色,他们日盼、夜盼着和珅从上海赶来拉自己一把,可没想到和珅来是来了。却只带了杯水车薪救这场猛火,从现在情况来看,看样自己的小命要在这苏州城里丢掉,就连和珅搞不好也会陪同一起送葬。
“呵呵,两位大人,不要小看我这二千乡勇,他们可都是装备了洋枪地!”和珅见各人脸上都是一副忧色,笑着回手一指。轻松地解释道。
“大帅说的事……下官刚才所虑不周……呵呵……。”邓绍良脸上挤出了一个异常难看的笑容,顺着和珅的话勉强笑笑。但心里却对和珅的解释毫不为然,在他看来,就算装备了洋枪,这仅仅二千人又有什么用呢?说到火器,他手下一万绿营也不是没有。但在太平军如潮水一般的攻势下,这些火器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杨定也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着邓绍良。不过,他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却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要求。
“大帅,苏州虽然危险,但下官觉得死守还是不会有大问题地。如今上海也不安全,长毛随时会绕道转扑上海,上海除了守备道和松江总兵外,并没有十足的把兵力。以下官来看。苏州这里可以抽调出三千兵马。随着大帅立即转回上海防守才是……。”
杨定此话一出,在场的武官员都不明白他的用意何在。现在苏州城岌岌可危,他作为巡抚非但不留住有限的兵力,相反还把援军往外推,更甚至把守城的绿营分出三分之一,让和珅带回上海去。难道杨定大军在前,吓得脑糊涂了?连事都想不明白了么?
所有人全带着疑惑不解的表情向杨定望去,等他们从杨定的神情瞧见一脸地无奈和他目光望向和珅的一丝恳求时,这才恍然大悟。
“杨大人所言甚是!为松江、上海着想,大帅还是快快带兵赶回吧……。”脑转得快的人连忙附和杨定的话,一同向和珅恳求起来,而那些脑转得慢的家伙等别人话说出口也明白了过来,争先恐后地劝着和珅。
邓绍良作为提督,怎么会不明白杨定等人的心意?杨定是巡抚,苏州是江苏仅次于南京地重镇,现在南京已下,如果苏州再丢掉的话,他这个巡抚就是不给太平军砍掉脑袋,皇帝也饶不了他。而他手下的那些官员也是如此,大清有律,坐地失城者斩!他们在苏州也是死,逃也是死,既然结果都是一样,为何还要把位高权重的和珅拉扯进来呢?如果能够让和珅离开险境,将来必然会记得他们的好处,帮忙照顾各自的家人。况且,杨定提出的让和珅带三千绿营走,也存了把自己家人藏在其,让和珅一起带来险境的主意。
杨定这么做,也是抱了必死之心,打算用自己的姓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