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狗官 >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二十九章 罗大纲卖城求枪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二十九章 罗大纲卖城求枪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二十九章 罗大纲卖城求枪 (第1/3页)

    第三卷风雷州第二十章罗大纲卖城求枪

    王有德所部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不仅让罗大纲的大军在苏州城下停止了脚步,在未想到破敌良机前,丝毫不敢轻易言战。就连在开战时就登在城头观战的邓绍良、杨定等人也感到惊愕万分,直到刘铭传带着乡勇脱离追击,整队6续回营时,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眼所见的一切。

    “邓大人……长……长毛败了?”杨定激动的全身抖,似乎想确认所见的一切真伪,抓着身边邓绍良的手直问。

    “胜了!我们胜了……!”邓绍良的表情也不比杨定好到哪去,直愣愣地瞧着城下,嘴里喃喃自语了半天。

    “苍天开眼……皇上啊!长毛败了……!长毛……败了!”等确定这一切的确不是梦幻后,邓绍良、杨定等热泪盈眶,齐齐跪在城头,向京城方向不住叩。

    “快、快!打开城门,我要与杨大人出城为大帅贺喜!”邓绍良是军人,激动之尚未忘记此战全靠和珅的乡勇,而今和珅身为统帅正在城外大营,他们作为属下当然要第一时间为上司贺喜,并打听一下刚才之战的实际伤亡,并讨教随后的战局如何安排。

    直到这时候,他们才明白和珅把乡勇驻扎在苏州城外的真正用意,整齐的队列,连续射击的洋枪,只有在这种对阵情况下才能挥出最大的威力。

    在邓绍良、杨定心,早就没了不久前还对和珅那种不以为然。心诽腹这位草包堂,傻大帅不懂兵事,盲目自大的判断,取而代之地,只有深深的敬佩和感激。战局的巨大反差变化,让他们从必死之看到了成功希望,迫不及待地奔下城头。带上临时准备的酒肉急急出城而去。

    “大帅运筹帷幄,今日大败长毛于苏州城下。稻武略为属下等远远不及,下官佩服万分……。此些酒肉是我与杨大人特意为三军准备的,祝大帅旗开得胜!再败长毛!”邓绍良、杨定一进军,笑容满面,连声向和珅道贺。

    “不敢当、不敢当!”和珅笑容可掬地摆手说道:“此战非我之功,全仰仗乡勇统领刘铭传在前指挥,两位大人亲自军后押阵。将士上下用命效力才有此等小胜。至于本帅嘛……呵呵,只不过一介旁观,安坐军而已……。”

    “大帅此言实在过谦……。”和珅轻描淡写地一句话,让邓绍良、杨定等暗暗窃喜,和珅故意把功劳分出一半给自己,他们哪里会听不明白?感激之下,连连吹捧和珅,把他比喻成孙武再世。周郎转生,安然坐镇军,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实为了不起的儒将也!

    花花轿抬人,这些招数当官的个个都会。他们地吹捧和珅既不作认可,也不否认,只不可置否地淡淡一笑。

    “大帅,此战不知歼敌几何?我部伤亡又如何?”邓绍良是军人,马屁拍完后就问到了战局。

    “呵呵,两位大人来得过快,战局统计还尚未到本帅手。乡勇统领刘铭传与副统领华尔正在军,等他们回来后就可知晓了。”

    “大帅,下官听您刚才所言,统领刘铭传开战时在前指挥。此人既为功臣。又乃大帅爱将。既然他现在军,是否能请我等去军一见此人?也好见识一下如此勇将。”杨定是官。肚里的花花肠要比邓绍良多几根,顺着和珅地话转到了刘铭传身上,打着想见识功臣的旗号,想拉拢一下和珅的心腹,也好为自己将来做好铺垫。

    杨定的话一出,邓绍良顿时也醒悟过来,连连赞同,一致要求见一下在前方杀敌的功臣。

    对于他们的要求,和珅欣然答应,带着两人走出军,向前营而去。

    由于罗大纲整军不出,刘铭传也暂且解除了临战队列,除了留下数百人在前沿密切注视对方外,其余乡勇都6续回了营。

    当和珅等来到前营时,前营正是一片肃穆,杀气腾腾。刘铭传回营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亲兵把开战时带头逃跑的几个家伙全抓了起来,押到营执行军法。

    五个乡勇被绑得严严实实,从军拖到营。刘铭传让全军站在一边观刑,自己沉着脸大声宣读军令:“军令十七斩!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其五人临阵脱逃,犯下悖军之罪,动摇军心……立斩不赦!”

    “大人……大人饶命啊!还请大人看在同乡份上,饶小地一回……小的愿将功赎罪,还请大人留下小的一条狗命啊!”五个乡勇听的是面如土色,瘫软在地,痛哭流涕地哀号求饶。

    刘铭传冷冷地瞧了他们一眼,怒斥道:“军令无情,何来将功赎罪之说?你等开战不顾同僚,私自逃脱,动摇军心,险些导致大军崩溃!此等大罪那里还能饶得?来人……!给我……斩!”

    刘铭传斩钉截铁的决定,监斩后特意高高挂在旗杆上的五颗头颅,让所有乡勇为之一栗,带着复杂的表情抬头望着这五个违反军令的同僚下场。

    刘铭传临战地铁血镇压手段让乡勇们感到害怕,现在当着全军毫不留情地又连斩五人,更被乡勇们看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不过,对此五人的下场,绝大多数人虽然有些惋惜,但还是从心底里认可刘铭传的决定,因为战后他们回忆起战时的情景,都清楚,如果当时不是刘铭传果断处决的话,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