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四十三章 携手抗敌退英军 (第2/3页)
军人。作为军人的克灵顿将军所考虑的不仅仅只有政治的角度,更要从军事地角度与作为军人地立场出,如果是士兵的鲜血来赢取一场惨胜地话,这个选择他是绝对不愿意做出的。
而且,远征军不是在欧洲作战,他们跨越了半个地球来到远东,从人力和后备资源上都缺乏着严重的不足。何况,如今已经深入国内6,作为孤军失去了庞大舰队的支持,国一向以地广人多著称,天知道打退面前的**队后,等到达国都的时候会不会遇上更强大的对手。为了整个远征军的安全考虑,克灵顿将军必须要对眼前战局做出针对性的安排,而不是像巴夏礼那么莽撞地叫嚣几声。
“参赞先生,请您记住这是战场!怎么打仗用不着您来替**心,您作为派来观察的公使人员,不应该管的事最好还是不要插手,请做好您的本分工作……。”克灵顿不悦地瞧了一眼在自己面前唾沫横飞的巴夏礼,冷冷地丢下一句话转过头去,再也不理他了。
巴夏礼在国一向高人一等,这些年为人作风越来越狂妄自大,居然习惯性地把这些带到了与同胞的对话之。当克灵顿毫不客气地提醒他后,他顿时变得难堪之极,脸上红一阵青一阵,却又不敢作。
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参赞,与克灵顿地地位比较起来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要不是克灵顿看在相互不统署的份上给他留了点面,要不然,说出来的话更会让他下不了台。
“白痴!傻瓜!胆小鬼!”巴夏礼暗暗骂了几句,无可奈何地转身离去。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灯,克灵顿给他难堪,他也不会让克灵顿好过,离开军后就偷偷跑到了阵后。混到一群随军观战的英国商人、政客和一大帮投机份,用煽动性的语言挑唆他们。妄图用此来逼迫克灵顿就范。
在巴夏礼的“作用下”,那些随军而来,想在国大捞一笔地绅士们开始对克灵顿将军的“软弱无能”感到了强烈不满,为了让大英帝国地旗帜飘扬在国的都,征服这个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从而获取梦寐以求的财富。他们很快就联合了起来,一同向远征军总部提出了抗议。给克灵顿将军施加极大压力。
还没来得及准备好的克灵顿将军无可奈何,只能再次出击。英军这么做,倒反而给打算拖延时间的和珅带来了空前的困难。虽然有刘铭传地指挥,淮军和湘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但第二日的战斗一打响后,仅仅半天时间里援军就损失惨重,昨日剩余的五千精锐又在阵前折了三千,其余各部也有将近二千多人的伤亡。
不过。在援军的奋战之下,英军也没占到多少便宜,远征军的伤亡居然比第一日的试探性攻击更大,前后加起来已有二千士兵倒在了异国地土地上,要不是远征军拥有援军无法相比的军事素质和绝对多数的大炮话,这伤亡的数字可能再增加许多。
“督战队准备!谁敢后退一步。立斩不赦!”
战斗还在继续,在英国人狂的进攻下,淮军和湘军渐渐支持不住了。由于军重伤亡过大,有些士兵甚至有了阵前逃跑的趋势,但好在给刘铭传地铁血手段下强硬压了下去,各部坚持死死守在阵地前,一步都不让敌人突破。
一连三天,刘铭传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二万一千的援军在第四天只剩下了仅仅千多人,这么大的伤亡换个人指挥早就全军崩溃了。而英军的损失也不小,一万二千的英国远征军伤亡将近五千。疯狂几日的进攻不可避免的也展现出了疲态。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携带的弹药经过这几日地大量消耗,已经所剩不多。虽然英军上下也清楚对面地**队只要再动几次进攻就能够将其全部击溃,但出于弹药原因只能暂时停止进攻,等待后方的弹药补充运来,再起这最后一击。
和珅带军来援京城,在京城东五十里处与英国远征军连战数日地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人心惶惶的京城。这个消息让被皇帝抛弃的京城百姓与留守官员欣喜若狂,上上下下全都赞誉和珅忠君为国,力挽狂澜的大义。这些被抛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