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兴汉室 > 第九十章 华山崩裂

第九十章 华山崩裂

    第九十章 华山崩裂 (第2/3页)

致知道写的什么内容。

    汉代由于尚未正式普及以纸张作为奏疏的载体、仍是以竹简缣帛为主,故而臣子都惜字如金,很少在奏疏上多写废话。而且此时风气古朴,不像后世动不动就是千字万言的‘请安折’,或是从开头到中间都是阿谀圣恩的奉承话、套话,直到结尾才会提及正事。汉代无论是皇帝诏书还是臣子奏疏很少有这些铺张词藻的官方辞令、官僚格式,都是有什么说什么,这也造成了皇帝批阅奏疏时的高效率。

    当然,皇帝十行俱下、浏览迅速,另一方面还是由于这些奏疏翻来覆去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皇帝又看了一份借华山崩裂而发表意见的奏疏,终于没了继续往下翻的兴头,无奈叹道:“今年才过去一半不到,就发生这么多灾异,终究还是我德行有亏啊。”

    平准监贾诩斟酌着词句说道:“陛下神明德厚,才智不下五帝,亲政以来,关中黎庶安定、盗贼绝迹。方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贤士,然未有能燮理阴阳者。恐怕这就是屡出灾异,有损盛德的缘故,愚臣不自度量,窃为陛下议之。”

    皇帝这时将一份奏疏丢在案上,把身子往后一靠,倚在坐榻的靠背上,悠悠说道:“司空识量不凡,才干了得,登朝鼎辅以来,屡有良政。且不说其在豫州任上克己奉公、就说是最近的一次,关中军、民屯的屯户不分,长官为求政绩,互相侵夺。还是靠司空详进方略,才得以厘清,如此能臣,竟也逃不过天咎?”

    平尚书事、侍中荀攸一听就知道这是马日磾等人在借华山崩裂一事弹劾司空黄琬,在经受了一个多月的恶气之后,司徒马日磾终于等到了机会,借由这次灾异给了黄琬一个有力的反击。

    这一次华山崩裂对黄琬带来的压力比马日磾当初经受的还要大,毕竟屋自坏与华山崩不是一个量级的事件,如果说由屋自坏来归咎司徒有失人道,未免有些牵强的话,那么华山崩裂就是实打实的天谴了。

    所谓‘山陵崩阤,川谷不通,五谷不植,草木不茂,则责之司空’。

    黄琬逃得过年初的日食,却逃不过这回的山崩。

    荀攸叹息一声,他没有贾诩那样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