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兴汉室 > 第九十章 挟铜钲束

第九十章 挟铜钲束

    第九十章 挟铜钲束 (第2/3页)

毋庸担心缺铜。”

    这些钱听上去多,其实换算成‘缗’或‘贯’,那也才九千多,跟市面上数十亿的旧钱、小钱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皇帝犹嫌不足,说道:“设法多开几炉,铜材、工匠、力役等都不用你担心,明年开春,先在京兆一地发放,以观成效,再施放各地。”

    “陛下深谋,臣不能及。”周忠奉承道。

    皇帝含笑点点头,又对周忠叮嘱了几句样钱封档、严格保存钱范等事后,便让示意他退下了。

    看着周忠执揖倒退,既像是如释重负、又像是欢欣雀跃般走出宣室殿。皇帝蓦然叹道:“嘉谋不嘉!”

    周忠字嘉谋,虽然他办事老成,预判时局也算机敏,但刚才应对时的表现依然差强人意。说起来,若不是当前水衡监最主要的任务只是铸新钱换旧钱,还没有涉及到货币调控的层次,皇帝也不会那么放心的把水衡监交给他一个外行。好在这人很有眼力,若是回去后听了皇帝的话把《管子》给读懂了,倒是能不妨一用。

    不然,就得考虑王邑了,听说他自打在河东与皇帝诏对一次后,回去了日夜研习《管子》,等到河东有所成效之后,他或许能升上来莅任水衡监。皇帝这般想着,眼角余光忽然瞥了荀攸一眼,顿时深觉自己是多想了,有荀公达在,哪里还会给王邑机会?

    人各有所长,周忠颇有才具野心,经此一遭后,若是聪明,自然就会拾起《管子》来看,这并不需要荀攸刻意提醒。荀攸只是有些感慨皇帝对《管子》经济之道的重视,略一定神,方才状若无意的说起另一桩事:“午后,周氏亲族就要到长安了。”

    “嗯,周瑜,周公瑾。”皇帝说道,眉宇间隐隐流『露』出一丝期待:“刘艾、田畴、郭嘉三人联袂上呈的封事我已看了,称此人只身入城,说服孙策等人退出汝南,并奉表称罪——只惜这表不能明示中外。此外,孙策也是因战不利而退,非周瑜口舌之功,这些在报捷的表奏上都要写清楚。”

    皇帝说出这话,等于是同意了郭嘉等人擅自做主的谋划,这让荀攸心里不免松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退敌之功彼不可得,这献玺之功,窃以为朝廷不可亏待于彼,以免寒了以后东来长安的士子之心。”

    “那该如何说?”皇帝随口问道,他知道荀攸想抬举周氏,自己也乐得给他一个机会。

    “陛下。”荀攸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