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谨视鸩鸟 (第2/3页)
反应了过来,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道:“近日从阳都来了一行故交,说是担忧在桑梓受到兵灾,故而想与我等结伴同行,前往长安。”
“阳都的故人?”王端好奇的问道。
刘邈笑着说道:“是琅邪诸葛氏,其先祖诸葛丰,在孝元皇帝时曾为司隶校尉。”
孝元皇帝都是前朝的事了,一般来说,若是要溯源祖辈荣光,都会先说第一个最有声名的祖辈,然后再说最近一代的祖辈,很少有只说远祖的。这么说的人只能说是家名不显、底蕴不足,不然,何故只说了两三百年前出了个诸葛丰,其后对家中出了什么人物却只字不提?
王端显然是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他没有点破,只拿起放在铜炉边温着的酒碗,一边喝着,一边仔细思索着诸葛丰的事迹,淡淡说道:“长安民谚间何阔,逢诸葛,原来是刚直有节的诸葛后人。”
刘邈知道这是客套话,点了点头,说起了他与诸葛氏的一段渊源。
原来刘邈在初平元年奉兄长之命前往长安朝贡,由于他是朝廷迁都后的第一批前来朝贡的臣子宗藩,故而特受朝廷信重,被拜为九江太守、封阳都侯。刘邈在九江没待多久,就回了封地阳都,由此在阳都结识了诸葛一族。那时诸葛氏的当家人、泰山郡丞诸葛珪亡故不久,刘邈作为封侯,与诸葛氏多有往来。
这次曹操进犯陶谦,所过多加杀戮,琅邪又靠近贼匪肆虐的青州等郡,稍有不慎便有兵燹之灾。诸葛氏为了自保,正打算在诸葛玄的主持下南投荆州,正好在这时得知刘邈回琅邪的消息,诸葛玄考虑之后,毅然做出了跟随使团回返长安的决定。毕竟跟荆州比起来,关中更有发展的前途,何况还有一个身为太原太守、汉室宗亲的故友?
“原来是这个缘故。”王端点了点头,反正皇帝给他交代的是征辟青徐士人,此时也不在乎多一个微不足道的诸葛氏,于是他浑不在意的说道:“既然君侯有意,与我等偕行也不为不可。”
随后几日的天气并没有如那个识天时的人所说的那样雨雪纷纷,而是在吹了两天大风之后,突然云破日出,呈现出了晴朗朗的一片天来。虽然在寒冬之际乍暖开阳有些妖异,但周奂等人还是由衷的欣喜雀跃,在琅邪迁延数日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