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别开新面 (第2/3页)
,共十万大军,赶赴白水关。
白水关是益州与汉中之间的重要关隘,张鲁是轻车简从,故能选择不走白水关、直接翻山越岭逃往巴中。而裴茂这数万人却是不行,依然要走大路到白水关,以期对益州形成威慑。
当大军紧赶慢赶的来到白水关下时,东边的太史慈传来捷报,言黄金戍的守将杨昂率众投降,上庸、西城等地豪强申氏也派部曲参战、表示归附。于是裴茂传令太史慈领兵驻守上庸,以进窥房陵、及其背后的荆州。直到汉中彻底安定以后,裴茂这才提笔又写了封奏疏,捷报张鲁南逃、汉中等地已指麾而降。
其中又着意详述了徐晃等人出骆谷之后、亲冒矢石的破敌之功并提请皇帝予以激赏,以及早日简拔太守、县令等长官南下赴任。这道奏疏写的很真实,既没有过度夸大徐晃的战功,保证了盖顺、沮隽等人在作战时的功绩,又做到了将徐晃这支偏师的战绩当成一个足可夸耀的亮点。
皇帝接连两天,依次收到攻克阳平、降服汉中的捷报,这让他胸中的积郁一扫而空,就连声音都轻快了不少:“汉中既平,米贼潜逃,如今就只需等进一步的捷报了。”
虽然皇帝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善于察言观色的司空赵温还是听出了皇帝话语里的高兴,他说道:“大军南征以来,屡立战功,陛下如何酬庸有功之臣,还请赐示臣下,以便准备。”
“将士跋涉艰难,奋勇效命,自然要多给恩赏。”皇帝点了点头,说道:“如今且先把功记着,等益州戡平以后,再做封赏,如何?”
赵温自无不可,连声应道:“唯,当年舞阴侯岑公征蜀,nn江关、广汉等地,光武皇帝也先是屡下恩诏嘉之,只待功成之后,再做封赏。如今正可援引成例,先降恩诏于裴茂,以激励三军将士。”
在一旁的太尉董承有些眼红,若皇帝肯让他领兵出战就好了,可皇帝偏就明里暗里的防着他,不仅抽调、裁并了他的部曲,更是丝毫不给他领兵外出的机会。幸而除此之外皇帝依然对他颇为倚重,让他作为朝堂上的一足,制衡关东与关西的势力,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